English

井冈山人民的忠诚卫士

2006-07-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冯春梅 新华社记者 张东波 我有话说
在“红色摇篮”井冈山,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在市中心的花坛中有一块被老百姓竖起的小木牌,上面写着的也是这句话――“有困难,找武警!”

这句话,凝结着老区人民对武警井冈山市中队官兵的信任和褒奖。47年来,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0次,15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中队”,还被授予“井冈山爱

民模范中队”荣誉称号;中队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作为红军传人,我们就是要做老区人民的忠诚卫士”

2005年10月8日夜,在通往罗浮山的山道两侧丛林中,埋伏着警惕的武警官兵。

这天上午,3名持枪歹徒逃窜进罗浮山,武警井冈山市中队奉命配合公安人员紧急追捕。中队长徐雄伟率5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在此设伏。一连几个小时,他们忍受着蚊虫叮咬和饥渴,潜伏在草丛中。当3名歹徒趁夜伺机下山时,被他们逮个正着。

组建47年来,中队的每一位官兵,吃的第一顿饭是当年养育了红军的红米饭南瓜汤,做的第一件事是到烈士陵园向先烈宣誓。

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每年都有上百万中外游客来井冈山观光游览、祭奠先烈。为了给这座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城筑起一道钢铁屏障,中队官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连续11年在总队、支队军事比武中夺魁。

多年来,他们先后追捕罪犯20余次,抓获各类犯罪分子210人,执行重大警卫勤务80余次,次次万无一失,为维护井冈山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武警官兵在,井冈山人民心中就有底”

井冈山拥有世界上同纬度最大的次原始森林。2003年7月28日,人称“鬼见愁”的五指峰大雁岩森林因雷击引发山火。接到扑火任务后,中队官兵每人身背10多公斤重的水,攀爬11个小时赶到山顶。灭火战斗中,他们头发被烧焦了,衣服被烧烂了,双手被烧伤了,连续10多个小时粒米未进。他们持续苦战37个小时,终将大火扑灭。

“有武警官兵在,井冈山人民心中就有底。”井冈山市委的一位领导感慨。

2003年5月16日,拿山乡北岸村连降暴雨,加之山洪暴发,整个村子陷入汪洋。时任中队长的陶建军率16名战士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用金属绳一人连一人,在一米多深的洪水中转移被困群众和物资。村民们被背扶到小船上后,官兵们全部泡在洪水中推着船走。营救持续6个多小时,村民全部脱险,可官兵们的腰却被金属绳勒出道道血痕,手脚被洪水泡得泛白浮肿。

2002年7月26日,井冈山连降暴雨,市经贸委一栋宿舍楼垮塌,有一家3口被埋进废墟,中队官兵闻讯赶到。营救中,为了不伤及被埋的群众,他们坚持用手扒。3名群众救出来了,可他们的双手却被石片、瓦砾划得血肉模糊……

“我是井冈山上一个兵”

“井冈山精神”培育着中队官兵,中队官兵延续着“井冈山精神”。在井冈山人民心中,中队官兵无时无处不在塑造着新一代红军传人的良好形象。2003年3月10日,春寒料峭,参加完义务植树的中队官兵,将沾满泥巴的军装脱下,在河水中洗净、拧干,再穿在身上,为的是不弄脏返回时乘坐的公共汽车。上车后,尽管有足够座位,可他们还是害怕弄湿座位,仍一律站着。

看到一直站着的战士们个个冻得嘴唇青紫,乘客们深受感动,纷纷站起,鼓着掌嚷着喊着让他们坐下。最终,他们也只是拿出雨衣铺下,全都坐在过道上。

几十年来,“井冈山精神”如同血脉在中队官兵身上传承,他们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如今已成为中国银行望城支行行长的退伍战士刘荣辉,走下井冈山已有10年,但在他的办公桌上,始终竖着一块牌子:“我是井冈山上一个兵”。(据新华社南昌7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