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伸展中国的飞翔翅膀

2006-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练玉春 我有话说

郑孝雍,贵州毕节人,一级飞行师,功勋飞行员,中国航空协会理事,民航飞行安全金质奖章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生于1953年4月26日,1973年6月毕业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并留校。历任教员、中队长、大队长、分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分院院长。2000年5月,任学院院长。多次作为访问学者赴欧美航空发达国家考察、讲学;在民航飞行员教育、航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全国民航和四川省教研成果奖。

有这样一所大学,她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校园、五个自己的机场、160多架飞机。在办学历程中,她为中国民航培养了数万余名专业人才,其中,为新中国输送的民航飞行员,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她就是“伸展中国的飞翔翅膀”、“把机场作黑板,以蓝天为课堂”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被称为中国民航“黄埔”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采访了学院院长、一级飞行师、功勋飞行员郑孝雍。

记者:对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办学历程和成绩,外界了解不多,请您先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郑孝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前身是“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1956年9月22日,由周总理亲笔批示成立。此后,校名几度更改,学院的办学层次也从大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现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培养了一支近500人的教研队伍,其中全天候飞行教员超过了100人,有87人荣获国家功勋飞行员称号。学院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和河南省洛阳市设有4个分院,并拥有5个设施完备的机场和遂宁、洛阳2个航空站。目前,学院开设有20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管、文等学科门类,覆盖了民航人才培养的各个专业领域。

记者:目前,我国对民航飞行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郑孝雍:是的。近几年来,中国民航业是以14%的速度增长。

根据民航的统计,在未来的五年间,飞行员缺口将达到10000名。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个缺口将高达20000名。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国内的飞行院校必须每年为国内民航业培养3000名合格的飞行员。这关系到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也必然地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民航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这无疑是我们飞院一个新的、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记者:那么,落在民航飞行学院身上的担子可就不轻了。

郑孝雍:的确如此。以前,我校一年培养的飞行员也就是400―500人左右,今年,我们招收的飞行学员已经达到1200人以上。但是,这个数字还是有差距。

其实,我们早在前几年前就在飞行员培养的质量和数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和有益的探索:

2000年,飞行学院新的校领导班子,在规划学院发展远景时,明确提出了“以飞为主,综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在确保飞行员培养这一核心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空中交通管制”、“机务”、“乘务”等专业,以提升学院的整体培养能力。

这个战略很成功。几年来,我们在3100多名教职工总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专科学科达到了20个,在校生规模比过去增加了2.5倍,达到了7000多人,飞行学员的数量更是增长了4倍。

记者:除此之外。学院还有哪些措施来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呢?

郑孝雍:近两年来,学院引进了18架“西门诺尔”中级教练机、6架“奖状”(CJ-1)高级教练机、42架赛斯纳初级教练机,还引进了10架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鹰500”初教机。“十五”期间,学校用于购买教练机和基本建设的费用就达9亿元人民币。目前,学院拥有的初、中、高三级教练机达到167架,年飞行员培养能力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的规模。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学院又提出了更新的目标,那就是“有特色、入主流、上水平”,也就是:立足于本科教育,大力发展学校的飞行培训能力,努力提高培训层次,推动学校在国际主流民航高校中的定位和占位。为此,学校将从夯实基础、拓展规模、扩大开放、进军高端、安全发展五个方面深化改革。

具体地说:一是加强飞行教师队伍建设,扩大机队规模;二是从机场分布上来布局飞行训练基地,准备新开发南充、运城两个训练基地。同时,调整飞行训练的组织模式,取消寒暑假,实行人员轮休,仅此一项,学院2005年年飞行训练便突破10万小时,今年有望突破13万小时;三是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促进学校的全面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现有硕士生教育的同时,通过开设“波音”、“空客”进入资格课程等一系列过桥训练,不断提高飞行员培养层次;五是为飞行员培养创造更加宽松的训练安全环境,推动学校安全发展。

记者:在飞行学院发展的历史时刻出任校长,责任之大可想而知。您感觉如何?

郑孝雍:说实话,作为这所大学的校长,比做飞行员压力大。目前,从规模、资产来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经是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飞行院校了。但是,资产、设施,并不代表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凭着一种对飞行的热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自尊心,从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起落中去发掘、培育、造就。

每年,学院的飞行起落达到30万架次,每天晚上,我要等到十一点左右,最后一架训练飞机安全着陆后,才敢关闭手机,放心休息。好在,我们学院有着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技术精湛、体魄强健”的飞行教师队伍和机务保障队伍,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发展。

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民航发展,不只是看她的飞机和客、货运输的总周转量,还要看她在民航人才培养、民航科学技术和航空安全研究等领域有无一席之地。正是因为如此,几年来,学校在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教练机的同时,也订购了国产的运七、运十二和“小鹰500”。我觉得,支持国有民航技术的成长和成熟,将促进祖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

作为这所大学的校长,我是幸福的。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一种历史所赋予的伟大的责任,并努力实现着一个梦想:为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符合新要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并能为国有民航技术的成长和成熟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