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文化史的教学

2006-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历史高级教师 王英姿 我有话说
在新课程理念下,文化史正散发着越来越迷人的魅力,因为它蕴涵有丰富的新课程价值追求,如文明的传承与认同、人文精神的宣扬与熏陶等。然而文化史教学长期以来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软肋”。主要表现为教学中不重
视,对内容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法陈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肯定与教师水平难以驾驭教材有关。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文化史素养,为文化史教学提供保障

“文艺复兴”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研的重点,但是教学方法长期难以跳出讲解与识记的圈子。原因就在于相当数量的老师对“文艺复兴”缺乏深入的了解,始终只围绕课文内容,如形式、实质、核心、范围、代表作、代表人物等“打转”,这些内容似乎只要学生记住就行,研究的重点自然逃不出“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这一话题。当学生面对其中的经典时,除了能准确地说出作品名和作者外,往往很难说出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潮的具体体现,这说明学生对其中的“人文”精神缺少起码的了解。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中世纪的文学艺术作品有所了解,将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同类代表作进行比较,其人文的特点立即会显现出来。具体操作时,可以选取两幅同类的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一幅中世纪的,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就可以让学生对二者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不同。随着学生观察比较、教师的引导,“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会很清晰地映印在头脑中,学生还可以举一反三对作品进行一般性的分析,不仅学习了历史,而且对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也有帮助。

文化史内容极其丰富,包罗万象,任何一位教师的文化修养在这璀璨的文明史长河中都好比沧海一粟。对此,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该有所改变,至少对课标所列的文化史内容要充分地了解,不仅要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师才能跳出教学内容本身,俯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文明成果,然后认同人类文明的伟大与不朽。

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资源,突出情感目标的落实

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科学技术成就(一)”(人教版)在很多教师看来是很难处理的。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会余留十多分钟无事可做,包括部分公开课、竞赛课,更多的是课堂教学平淡,缺乏感染力。“内容少,没什么可讲的”――很多教师这样归因。

其实主要问题不在课标、不在教材,问题出在教师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教师往往只注重了基本的史实,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人文资源,忽略了情感教育目标。这一课虽然史实简单,能力要求不高,但有非常鲜活的、感人的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资源。由于教师没有充分挖掘袁隆平热爱农业研究,为发明杂交水稻十多年坚持实验不气馁的资料,忽略了邓稼先献身我国核试验的感人事迹,于是课堂少了对科学家为科学研究自强不息精神的介绍,少了对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渲染,课堂失去了那份感动,科技成就也就少了那份珍贵,前面所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挖掘人文资源是文化史教学的法宝。

三、根本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文化史教学功效

新课程背景下文化史的教学更强调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理解与认同。然而环境的变化、时空的距离,让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去理解和认同各种文明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理解和认同的前提一定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某种联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人类文明是什么的问题,却较难让学生理解、认同,因此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历史文化建立起某种联系,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解与认同的目标。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选择和设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