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举措”解决“大难题”

2006-07-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无锡“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千人现场会近日在江阴召开。“大篷车队”行驶在乡村宽阔的水泥马路上,市委书记来了,全市村企负责人也都来了。田头、苗圃、鱼塘,鲜食无花果、彩色太空椒、人工河豚……参观者惊叹着“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给田野带来的“新气象”。

江阴市璜土镇大娘水饺食品公司生产车间内,身穿

白色工作服的工人在透明的分隔区内忙碌着,和面粉、配料、手工包饺、冷藏。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平均每小时生产5万至10万只新鲜水饺。”生产“大后方”,是璜土镇常泽桥村的1500亩蔬菜原料基地和畜禽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食品公司带动了1200多户菜农和养猪、养鸡、养鸭等专业户的发展。

车至江阴市申港镇创新江鲜特色村,养殖池塘里的河豚在阳光下欢腾蹦跃,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郑经良随手抓起一条告诉记者,“公司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攻克了‘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的人工繁殖难关,把种苗发放给村民们进行大规模养殖。建成了养殖池塘100多亩,年上市江鲜产品3万多公斤,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走进霞客镇南苑林果特色村江阴九州果业有限公司,日本网纹甜瓜长势喜人。村民薛丽华告诉记者,“我们农民既没资金也没技术,通过村企挂钩结对,我们走上了一条‘保险’的致富路,亩均收益达到了种粮的5倍以上。去年我们的人均年收入7500多元,今年肯定会超过9000元!”

“‘一村一品、一村一企’这个‘小举措’,解决的是无锡农民增收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大难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新的探索途径。”走出南苑林果特色村瓜果大棚,无锡市市委书记杨卫泽诠释起这一“战略妙招”,“我们充分发挥苏南乡镇工业发达的优势,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高效农业,把企业形成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理念‘嫁接’到农业上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涉及税收、信贷、用地、财政等政策扶持的22条意见,三年来全市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已达23亿元。目前,全市785个村已全部落实了结对挂钩企业。”

站在霞客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图前,杨卫泽展望未来,“我们规划通过5年时间,使全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累计达80亿元,全市农业特色村比例达到60%以上,产业化带动农户比例达80%以上,最终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