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哥德堡之“访”与郑和宝船之“仿”

2006-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吴春燕 我有话说


“哥德堡”号航线示意图。郭红松制图

7月18日,历时十年仿制成功的瑞典古船“哥德堡”号抵达中国,重现260多年前的中瑞航海贸易历史;

然而,比“哥德堡”号远航还早300多年的郑和宝船,其仿制工作因工艺失传一直处于争议中――

航行中的“哥德堡”号。(图片来源:新华社)

7月18日,瑞典仿古白帆橡木船“哥德堡”号抵达广州,开始了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第一站。“哥德堡”号历时十年,依靠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复制而成。“哥德堡”号在让我们重温26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中瑞双方文化、经济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与“哥德堡”号相比,我国历时多年的郑和宝船仿制工作进展缓慢。郑和的宝船究竟有多长、多宽,吃水多少,以及究竟用何种工艺建造,这些争议持续了多年,至今仍未得到圆满解决。

“哥德堡”号与瑞典“中国热”

260多年前,“哥德堡”号经过18个月的艰苦航行,来到广州,翻开了中瑞贸易史上的第一页,这条航线就是世界航运史和经贸史上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1745年9月12日,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远洋航行之后,“哥德堡”号满载着来自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驶回自己的家乡之港瑞典哥德堡。在离本土港口900米处,不幸触礁沉没。

令人惊喜的是,沉睡水底的密封罐装茶叶在跨越了几个世纪以后,在1986年被打捞上来后居然仍有茶香,还能饮用。神奇的中国茶叶成为欧洲人见识华夏文明的物证。瓷器交易也不逊色,瑞典从中国前后购买了近千万件瓷器,当时瑞典甚至兴起了“中国热”,家家户户以拥有中国瓷器、品味中国茶叶为时尚。中国从此与瑞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推动中瑞文化、经贸交流,去年10月,历经十年、重金打造的瑞典“哥德堡”号,又沿着两个半世纪前的古航线扬帆驶向中国。为迎接“哥德堡”号,广州方面特意再现了当年黄埔古港码头、南海神庙码头的风采,还在洲头咀码头搭建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哥德堡”号博览园,让市民们能在“哥德堡”号停靠期间,零距离参观这艘饱经风浪考验的仿古船,缅怀260多年的中瑞航海贸易历史,勾起人们对广州这个昔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无尽回忆。

郑和宝船的学界之争

“哥德堡”号所走的航线,是葡萄牙人发现的通往东方的贸易航线,这条航线作为地理大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进程。但是在此前数百年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端,中国从宋元开始,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海上贸易一直处于空前繁荣状态。

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一直持续到明代。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的两万多人、两百余艘船只构成的船队,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前后历时28年,无论规模与持续时间都远超同时期的西方。根据专家推算,当时的郑和宝船中,最大者总长超过140米,而现在复原的“哥德堡”号,作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商船之一,总长尚不足60米。

但是,郑和与他的船队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绝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新峰副教授指出,由于郑和船队的商业目的很大程度上只限于购买供给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而不是国际贸易,同国内民间贸易的联系较少,因而经济上的原动力微弱;同时,大量船只和人员配置耗资太多,而明朝政府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使中国迈向海洋的步伐在此之后逐渐放慢,直至完全停滞。

如今,“哥德堡”号重新驶抵中国,而我国的郑和宝船仿制中的一些问题在学界还有争议。宝船究竟有多大?中科院院士杨梗先生曾表示,即便用现在掌握的造船工艺,都无法制造出长度超过140米的木船。600年前要造出这么大的船,是不可能的,所以,宝船的实际尺寸,应该远远小于“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的规模。

而郑和研究会的学者马光汝则表达另一种看法:“现在造不出100米以上的木船,不代表明朝就不可以造!这和今天的人造不出金字塔是一个道理!”马光汝说,明代人当时在世界上堪称第一的造船能力,是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马光汝还告诉记者,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也认可了这一尺寸。

北京大学教授、明史专家王天有认为,目前学界对宝船的具体尺寸仍没有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应尊重史料记载。

郑和宝船模型之一。资料图片

从古船复制中我们得出什么

目前,国内重建郑和宝船的工程已经开始,但是关于宝船复制过程中的具体尺寸问题,学术界至今还存有争议,问题根源就在于,当时的船舶建造工艺未能流传至今,即使确实有过这么大的船,也不知道具体是如何建造的。

工艺的失传原因很简单:明朝中后期逐渐转向闭关锁国,政府失去了对海洋的兴趣,航海传统就此中断,只有民间仍在坚持,但民间对这种大型船舶的建造工艺应用不多,久而久之自然湮没。

“最大的问题不是资金,而是工艺传统的中断。”李新峰说,“中国的传统船舶制造工艺,在郑和那个时代应该说已达到了发展的顶峰,但是从明政府不再组织远洋航行开始,这其中的许多工艺,都伴随着航海传统的中断而中断了。现在要复制二千料郑和宝船,一些地方还有学术争议,比如说,‘料’这个单位到底是多少,存在各种意见。我们要复制,手头资料却不多。要是用现代技术,比如铆接或焊接,制造一个船壳,当然造得出来,但是那就不是郑和宝船了。”

“哥德堡”号的复制工作同样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复制人员得益于瑞典国内悠久的海洋航海传统,依靠传统手工工艺并加上现代技术,最终复制成功:船上需要的6000枚钢钉,全部手工锻打制造;桅帆的缝制约有85000个针眼,动员了数十名具有丰富帆船航海经验的老水手施展传统工艺缝制……“哥德堡”号的复古建造,前后历时十年,耗资数千万美元,终使“哥德堡”号重返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明认为,瑞典之所以能较好地仿制“哥德堡”号,从传统上看,瑞典举国上下都有强烈的海洋观念,始终关注海洋文化,支持海洋事业;从技术上讲,“哥德堡”号成功复原了古帆船的外形与线型,采用仿弦桅、前冲桅等古桅帆索具装置,把这些同电绞车、GPS等现代技术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名家指出,“哥德堡”号所在的18世纪,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动力因素,可能还不是很强烈,但是演化到现在,文化在经济社会中产生的动力作用就非常强烈了,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催生着全新的增长模式,特别是文化中的创新力,根源于积极的人文精神,反作用于经济。这些文化要素融合的力量,通过整合,完全可以在经济上产生倍增的效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体现着昔日中国人开放的海洋观。它曾把中国和欧洲这两个遥远的地区联系在一起,跨越了四个世纪。而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在等待中国大步走来。

链接

“丝绸之路”一词的出处

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并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一)秦汉时期:距今2000年左右,岭南先民已经利用独木舟在近海活动。东汉时,大秦(罗马帝国)使节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中国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时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易涉及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三)隋唐时期: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历经9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期89天(不计沿途停留时间),全程约14000公里,是8~9世纪世界最长的航线。

(四)宋元时期:完善了由大食国(阿拉伯半岛一带),经故临国(印度半岛西南端的奎隆),又经三佛齐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部),达上下竺与交洋(奥尔岛与暹罗湾、越南东海岸一带)的航线。与中国交往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达220个左右。

(五)明清时期:明初实行“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的政策。永乐年间明朝政府组织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亚洲、非洲的39个国家和地区,后逐渐停止官派出海。清朝初年制订了海禁政策,并将对外贸易限制于广东一省。辑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