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能误读“原生态”

2006-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玲 我有话说

    近年来,随着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和不断升温,原生态民歌正成为时下中国乐坛的一个热门话题。何谓原生态民歌?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何在?原生态民歌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怎么搞?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后来竟演变成“原生态”与“学院派”之间的一场交锋,争论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原生态民歌”与“学院派民

歌”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民歌?谁能预示中国民歌的未来方向等这样一些关系到整个民族声乐命运的重大问题。

所谓“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地)内传唱的、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歌曲,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的、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作品。长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词作家陈哲认为,民族民间文化分三种:一种是原生态的;一种是离开原生态环境但还能保存下来的,他称之为民族根文化;第三种是人们以现代手法改良加工前二者而成的现代商业文化。陈哲说:“如果部族还延续原来的习性、习俗,以及这个民族劳作、歌舞、表达情感、婚丧嫁娶等等这些形式还存在,如果这个文化在这种环境中诞生,就是原生态文化。”可见,时下人们所谈论的原生态,多数是对“原生态”概念的滥用。真正的原生态民歌是在特定的民俗习惯中,在特定的生活方式或劳作方式中产生并流传的,它与生活浑然一体,通常是“手里打着,眼里看着,心里编着,口里唱着”,就像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歌词中所唱的:“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了由不得自家。”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新疆的十二木卡姆,无不如此。“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生活化是原生态民歌的首要的、同时也是最为本质的特点。说准确点,原生态民歌是生活本体的一部分,它是附着在某种特定的生活状态里面的,甚至还没有从中抽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因此也不会有专职的创作、演绎和教学人员,这就决定了原生态民歌只能是集体创作、口头传承;原生态民歌还具有乡土性,这也正是由于习俗、方言、地理和气候等地域生活的差异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滋养了地域风情浓郁的原生态民歌。有学者把原生态民歌的本质归结为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其实,“原生态”的、与生活浑然一体的,这才是原生态民歌的本质特征,其他所有的特点,诸如地域性、草根性、质朴自然、个性鲜明、真实、土气等等,统统都是派生的。

如此看来,原生态民歌正如一切“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一样,它虽然“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用于此处竟是如此地贴切!我们今天对原生态民歌的所有溢美之词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概括。“原生态”的美虽属“自然”,毕竟“粗糙”;虽然“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毕竟原始。“原生态”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的源泉,但“原生态”本身还不是艺术。人民需要艺术,因为艺术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民歌是学院派民族唱法的根,学院派要从中吸取养料;但根只能在土壤里存活,原生态的东西,唯有不离开它的生活氛围,才不至于凋零、枯萎。学院派注重的是歌曲的表演,舞台上立得住的还得是表演,而表演则需要对生活进行提炼和艺术加工。过去学院派的民族唱法过于单一,太标准化、模式化,无法充分反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固然有问题,但因此而一味抬高“原生态民歌”的美学价值,把它说成是“真正的民歌”,甚至是中国民歌唯一的出路,大有逼退“学院派”、抛弃科学、取消章法之势,这对中国民歌的发展而言恐怕是危害更大!

当然,我们无意于否定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无数例子可以说明原生态民歌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和眼光把它挖掘、提炼出来。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完整的音乐文化,西北秦腔高亢激昂,苏州昆曲婉转华丽。然而,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汉语普通话的推行、流行文化的冲击,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被破坏,传统民歌的演唱环境不再。民歌的消亡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歌失传最快,保存更困难,因此,对它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迫在眉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