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眼睛”记录“稻米就是生命”

2006-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京慧 我有话说

金黄色的收割喜悦。

“他们是完全没有摄影概念的,但拍出的照片充满了魅力!”绿色和平组织影像总监约翰・诺维斯说。“他们”是5位来自云南4个地区的稻农,近日,他们的摄影作品在首都图书馆一场主题为“稻米之路Ⅱ――五个稻农的镜头”的影展上与观众见面。被称为“稻农摄影师”的他们身着民族服饰,胸前挂着“稻农摄影师”的证件,第一次与异乡的观众一同面对自己的作品。

由偶然和新鲜“开拍”生活

“这是刚下过雨,老婆婆披着蓑衣,踏着泥泞的路,她背着的竹篓里是小秧,要去插秧。我看她笑得那么灿烂,就等她不防的时候拍下了。”来自云南维西县攀天阁乡的阿四妹指着一张照片说。由于村里人不习惯拍照,她经常会躲藏起来,只能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偷拍。

阿四妹接触相机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04年联合国“国际稻米年”,云南举行了“稻米之路――云南生态农业巡游”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农民自身诠释出人与土地相互依存的关系,唤起人们对稻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注,阿四妹和另外4个农民幸运地被选为“稻农摄影师”。在随后的一年里,他们使用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提供的相机,在摄影老师耿云生的指导下,每人拍摄使用100个胶卷,挑选出的101张好照片已集成《稻米和我――五个稻农的镜头》一书出版。

谈起拍照,性格开朗的阿四妹说,开始时觉得好玩,但学起来并不简单,第一卷拍成功的太少。但令她高兴的是第一卷拍出的三张照片入选这次影展,她喜欢其中表现妇女背孩子干农活的那张。阿四妹说:“耿老师教我们拍照不光要用眼睛,还要动脑。我用相机表达我的心情,我的眼睛看到的是我的生活,农民的生活很辛苦,我要让大家看到我们的生活。”

不只是记录生活,还有“稻米是生命”的精神

来自云南红河县甲寅乡米田寨的李自康喜欢拍村里的民俗、风光。他很喜欢自己拍的两张表现梯田耕作的照片,村民们在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耕作,道道梯田形成了独特的风光。李自康说:“农民靠粮食吃饭,稻谷是人的一条生命”。他的相机一直别在腰间,他说农民一年中都在稻田里忙,剜田、插秧、犁田、打谷子……他要随时记录农民的生活。“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我喜欢拍照,这次活动结束后还要拍”,李自康这样看摄影与生活的关系。

负责本次影展文字工作的孙敏女士在《稻农的眼睛》一文中写到,“云南是野生稻谷的发源地。千百年来,稻作农耕活动在不同地域里的不同民族中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多样和生物的多样,为人类遗产积累了丰富的财富……这个稻米的世界,充满着生命的生机和传奇,也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困境。”在她看来,这些照片更多地体现着稻作文化。约翰・诺维斯说,这些发自稻农内心的照片可以感染很多人,照片是很好的载体,能让中国以外的人关注到这片土地,重新认识它的价值,重新审视生态理念的好处。不少参观者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第一次拿起相机,拍得这么好!”

“稻米就是生命”是2004年联合国“国际稻米年”的主题,这次以稻农为主体的影展无疑实现了这一主题的延续和更真实个人化的补充。“我的土地,我的稻米和我的生命”是这次影展的主题,但李自康他们更熟悉这样的句子:“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这5位来自乡间的摄影师或许并不理解“生态农业”和“稻作文化”,也不会想到转基因水稻时代的到来,他们只是想“将农民的生活告诉更多的人”。阿四妹用歌声唱出了养育她的那片土地:“春天到了,我们的田野都绿了,大小的梯田里种满了像我们生命一样的稻谷,秋天到了,我们将稻谷收回家,谷仓装得满满的……”

背着孩子栽秧不是件轻松的活儿,但当地妇女已经习以为常。

图片来源:《稻米和我――五个稻农的镜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