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哲学研究前沿的探索

2006-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彭国翔 我有话说

21世纪伊始,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以及如何研究“中国哲学”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最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中江教授主编、

任继愈和庞朴两位先生担任顾问的“中国哲学前沿丛书”。王中江教授对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以及如何研究“中国哲学”的深思熟虑,在其为丛书撰写的“总序”中有简明扼要的说明。这套丛书的出版,也恰如王中江教授在“总序”中所说,是“带着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和范式更新的渴望,抱着激发问题意识的主题重建及新领域开拓的期待”。而更有意义的是,这套丛书的出版本身,正是不限于对该问题抽象反思而力求切实推进中国哲学研究的表现。

该丛书共有7部,分别为《中国观念史》(范淑娅编、张岱年等著)、《文化一隅》(庞朴著)、《佛教与儒教》(荒木见悟著、杜勤、舒志田等译)、《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王中江著)、《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景海峰著)、《礼学思想体系探微》(王启发著)和《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任文利著)。

“前沿”的意义,自然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恰如王中江教授在丛书总序中所说:“宽泛意义上的‘前沿’要求我们的研究能够体现出至少一个方面的特点:或者是新问题、新领域;或者是新范式、新方法;或者是新文献、新证据;或者是新探讨、新观点。”总体而言,该套丛书的7部著作,也的确基本上是在新问题、新领域、新范式、新方法、新文献、新证据、新探讨、新观点上各有侧重。事实上,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逐渐走上正轨,晚近在泥沙俱下的同时,中国哲学领域的确出现了相当一批学术思想研究的精专之作,除了这套丛书之外,还有不少著作无论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文献运用等方面都堪称前沿。只是,我们不可能要求“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将所有这些精专之作都囊括在内。惟其如此,我们也希望中州古籍出版社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推出中国哲学研究的精品。当然,正是因为1949年以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走上轨道,对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更是晚近才趋于自觉和深入。就此而言,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或许还要在将来的不断推进之中才能慢慢浮现。王中江教授在总序最后部分之所以称该套丛书是“过渡时期”的“前沿”,显然对此具有高度的自觉。

《中国哲学前沿丛书》王中江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