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牌工人许振超”破解世界难题

2006-08-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凌翔 我有话说
本报青岛8月1日电(记者凌翔)最近,屡创集装箱生产世界纪录的青岛港“金牌工人”许振超再建奇功,提出将集装箱轮胎吊由内燃机驱动改为电驱动,并带领他的团队自主创新,攻关成功,填补了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革新领域的世界空白。今日,青岛港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项目在青岛港全面推广后,年可节
约成本3000万元以上,相当于“省”出一个大型企业的资产。同时,该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作业噪音、增强设备运行安全。

据介绍,世界各大港口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通用的机械(简称场桥)主要有两种: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二者各有优点。前者用电网供电,节能,无噪音,无废气排放,可靠性高,维修保养工作量小,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转场(由一个箱区转移到另外一个箱区)。因而世界在用的6500台场桥(堆场集装箱装卸桥)95%是轮胎吊,青岛港也不例外。目前,他们拥有此类机械70余台,2005年总油耗达700万升,占公司全部油耗的71%,是青岛港出名的耗油大户。而轮胎吊“油改电”又是世界性的难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数不少的生产厂家和码头使用者都曾设想令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可以转场,但一直没有实用的产品问世。

面对这一难题,许振超一直在暗自琢磨,如何把两种不同类型的起重机的优点结合起来。在公司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油改电”专题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研究和方案论证,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即在集装箱堆场的箱区内,架设滑触线供电线路。当轮胎吊在箱区作业时,关闭柴油发电机组,所需动力由专门设计的集电装置,将城市用电从滑触线输送到轮胎吊。轮胎吊沿滑触线移动,实现对整个箱区的工作覆盖。当轮胎吊需转场到另一箱区作业时,则切断电源与轮胎吊的联系,改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并实现转场。转到指定堆场后,柴油发电机组停止工作,工动力重新切换为由市电供电。

改造后,轮胎吊既实现了灵活变换堆场作业,又消除了原有的重大缺陷,完美地兼容了轨道式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优点,而且以投入技术改造费用低、能耗低、维修保养成本低及噪音小、零排放展示出了潜在的巨大“含金量”。

据实际运行测试,改造后的轮胎吊能源成本由以前的每作业一个自然箱的5.9元,直线下降至2.3元,能耗成本下降了60%以上。同时,还节省了原轮胎吊发动机每一万小时就要进行D级保养、每3-4年就要进行大修,以及平时需专人维护等费用开支,平均每台机械年节省维修成本至少在6.6万元以上。综合这两项,一台轮胎吊此前完成一项作业需花100元,油改电后仅需40元钱就可完成。噪音也由原来轮胎吊100分贝左右降到现在听起来仅相当于一台变频空调工作的声音,废气排放接近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