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梯度消费”值得提倡

2006-08-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宋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授予国务院“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记者:近日,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房时不必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要买高价的大房子,而应通过租房、买小房、买大房的“梯度消费”来解决住房问题,不能盲目扩大消费预期,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你长期研究消费问题,怎样评价这个问题?

宋则:我国目前城市住房产权自有率达到82%,有专家建议,国家应调整目前鼓励全民买房的住房政策导向,倡导中低收入家庭租房居住。这种“梯度消费”观念是应该提倡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各个阶层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都有极为普遍、极为明显的绝对提高和改善,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提高程度又各不相同,收入―消费的相对量差距逐步扩大。随着这些差距扩大,逐渐形成了按照收入―消费水平高低不等排列出来的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大体划分出城市高、中、低三大群体,农村高、中、低三大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城乡居民综合的三大群体。这些阶层或群体存在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不同的购买力指向,从而形成“梯度消费”,导致不同的收入―消费需求和特点。

记者:具体说来,“梯度消费”的高中低三大消费群体各有何特征?

宋则: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这一消费群体,还可大体分为一般富裕型、较高富裕型和极富裕型。公司投资人、管理阶层高级职员、高科技领域的成功者、演艺界知名人士等等家庭应当跻身其中。高收入群体及其消费购买力在总体上,已经处于从国内富裕型家庭率先向国际中等水平跨越的阶段。其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属于“该有的都有了”,在衣食住行、享乐发展等消费需求各个方面,是最讲求名特优新精和生活质量的先导群体。而由于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历来最低,购买欲不旺盛,使之拥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较大部分。因此,高收入群体除了将巨额收入转向股票、债券、储蓄等投资以外,家庭支出安排通常是购买高档服装、通讯设备、贵重家电、高档住房、私人轿车等等,尤其在购买保险和子女教育方面舍得花钱。同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相比较,现有大众化的消费供给已经过时,而中国更高层次的精品化、个性化消费供给有待开发。

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以城市绝大多数居民户和农村中少数比较富裕的居民户为主体,主要由政府公职人员、国有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个体经营者及其家庭构成。他们属于有中国自己特色的“中产阶级”,恩格尔系数在30%左右,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正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转变的阶段,加上多年储蓄积累,已构成最具当前消费―购买能力和消费开始多样化的群体,是继高收入群体之后最为活跃的、强有力的跟进力量。其消费结构开始加快变动、转型、升级,购买力指向以中低档个人住宅、私人轿车为主,与目前的消费品供给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因而,化解其供求矛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某些消费政策,就可收到“99度+1度”,促进即期购买,较快释放购买力存量的明显效果。

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以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主要包括城市部分下岗职工、退休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农民家庭。他们正处于温饱有余、以小康为目标急起直追的起步阶段,边际消费倾向虽然最强,但收入增长较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消费能力尚处于为大宗购买积聚力量的状态。因此,增加其收入是增加其消费的关键,迫切需要国家收入―消费政策的培育和扶持。这一群体是人口最多、竞争能力最弱、又是最忽视不得的庞大的群体。在消费上,还是属于对生活必需品最具消费―购买能力、对万元以上更大宗购买尚需要不断积累和培育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需求同现有的供给能力较为适应,同目前的消费品供给结构矛盾较少,是目前中低档消费的主要市场,也是最讲实惠的消费群体。大幅度增加其收入至关重要,也是最为艰巨的。

记者:这些梯度消费层次的分析,对我国的消费政策会有哪些影响?

宋则:首先对差距扩大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不仅会妨碍不同阶层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社会秩序的不稳定,而且会影响即期的消费需求。为此,必须在防止平均主义残余的同时,也要防止两极分化,在高、中、低收入―消费标准动态化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减少现有标准的中低收入者所占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