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众里寻她千百度

2006-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通讯员 肖创权 我有话说

“原生态的文化隐藏在民间田野,寻求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就是一个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时,湖北省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总监段德新笑着说。

众里寻她千百度,踏破铁鞋不辞苦。最近,宜昌市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边

2002年3月,宜昌市就提出建立“宜昌特色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的设想,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工程,比文化部提出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提早1年。经过4年的摸索,目前已完成12个大项70多个子项、62个民间艺术种类及128名民间文化代表人物、2470名民间艺人的资料整理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视频素材、图片、文字数据,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初步建立。

“真实的文化,并不是存在于办公室、研究室之类的象牙塔内,而是隐藏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田野调查。”为了拍摄土家山寨“跳撒叶儿嗬”的场景,普查队经过近10个小时跋山涉水,抵达长阳县资丘镇天河村,为了剔除镜头里透露出的现代气息,农户场地上的蛇皮袋和墙壁上的明星画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普查队员顾不得休息,架起4台机器,一直拍摄到第二天天亮。

追求民间文化的本真性需要“上山上到顶,下乡下到边”,段德新时常这样勉励他的队员们。仅仅为了实地看看普通农户过端午的情景,60多岁的他带领普查队爬上秭归县屈原镇2400多米高的向王山。

文化遗产申报前夕,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在仔细阅读了兴山民歌的申报材料后,发现兴山民歌的申报专题片质量有问题,苏轼记录兴山民歌的重要历史佐证《仇池笔记》也不齐备。此时距申报期限只有5天时间了,是重新开始,还是准备放弃?“宁可申报失败,也必须建立详细的数据库!”保护中心的每个人都只有这一个信念。5天时间,他们夜以继日,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图书,完成了从采稿到编辑的任务,兴山民歌最终荣登遗产名录。

开发自然村落鼓励活态传承

今年7月21日,在第四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与会专家再次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必需扎根于民间。为使本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发展,宜昌市始终遵循原生态保护的原则,开发自然村落,鼓励家传、师传、村落传承和社会传承等活态传承方式。

为实现保护工作的正规化、常态化,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率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他们对现存的民间老艺人采取保护措施,建立传承谱系,鼓励老艺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走进学校课堂,引导孩子学习民间文艺。民间艺人胡振浩,被誉为“用生命放歌的船工号子”,现在依然出现在每年的秭归县端午龙舟赛上,他的每一次演出都获得了中外游客的满堂喝彩。早在1982年,兴山县的陈家珍老人开始将会唱的山歌教给自己的儿女和孙子。现在,子孙三代,小到八岁的孙子,四十多口人,都在学唱兴山古歌。

“保护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还必须有民间文化生存的土壤才行。”宜昌市文化局副局长李煜林说。近年来,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陆续开发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长阳的资丘镇、兴山的黄粮镇等都成了原生态民间文化的“自然村”,宜昌也成为全国三个民族民间文化综合试点城市之一。

提高保护意识营造社会氛围

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娱乐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继承人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发生变化,日渐远离乡土情境和邻里社会,这给民间文化的动态传承带来重大考验。因此,提高保护意识,营造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民间文化的延续和繁荣,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今年5月,“2006秭归端午文化旅游节”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精彩的文艺演出,而是逶迤在大街小巷万余人的洪流。千百年来,秭归人民视端午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五,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普通百姓的积极参与和朴素的保护意识,使这项文化传统在千年的传承中弥久弥新。

在宜昌,很多中学开设了“民间文化”的课程,通过邀请老艺人的讲课,提高孩子们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端午习俗、土家族撒叶儿嗬、下堡坪民间故事、兴山民歌、青林寺谜语,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等至今保存完好。记者在宜都市青林寺镇发现,几乎人人都会猜谜语、唱谜歌。闲暇时,数十个农民围坐一起,一唱一答或一人唱多人答,或风趣幽默,或机智敏捷,每首谜歌,都闪耀着青林寺人的智慧火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