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地企农多赢”新探索

2006-08-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宾齐 张朝阳 我有话说

如何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依靠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将高新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通过校地合作,建立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新机制?这个困扰涉农机构多年的问题,在河南农业大学有了成功的探索。

思考之初,农大人将目光投射回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当时,学校瞄准制约河南

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把省、地、县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科研人员联合起来,建立了小麦、玉米、烟草三大作物高、稳、低、优的科研推广协作组,利用“教学――科研――生产、研究――示范――推广、领导――科技人员――农民群众”三个“三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科研和推广的协作攻关,为河南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个“三结合”由此成为河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历史成功经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说:“河南农业大学在河南高校中与河南经济结合最紧密。”

总结三个“三结合”和校地合作的历史经验,农大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在世纪之交逐步开始了“校地企农多赢”的现实探索。

该校牧医工程学院与革命老区河南省固始县合作,与该县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固始“三高”集团共同兴办固始鸡选育场。选育场的科研人员、技术和设备由学校负责提供,日常饲养管理由企业负责。牧医工程学院院长康相涛教授主持了“十五”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特色固始鸡、三黄鸡等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他带领同事们通过项目实施,使固始鸡、三黄鸡的创新性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使企业新增产值16.86亿,新增利润8098万元,带动6477家农户共获利1.71亿元。三高集团也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该课题组还将这种合作经验延伸到其它贫困山区,如把以卢氏绿壳蛋鸡作资源选育出的配套系在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和确山县示范推广,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找到一条新路子。这种校地企农的合作多赢也提升了学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优质地方鸡种质资源创新,康相涛和同事们在国际上首创了可自别雌雄的丝毛乌骨鸡配套系,并且另有3个地方优质鸡种质资源为国内独有。他们目前已经申请了12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此基础上,由康相涛教授主持的省级科研平台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农大。

与新郑市八千村合作开展的“科教兴村”试验也是河南农业大学创新服务模式的成功尝试。八千村地处黄河故道轩辕故里新郑市八千乡,是黄淮海地区典型的沙薄地区,资源短缺,土地贫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河南农业大学应邀向八千村派出了由11名教授、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以谭金芳教授为组长的服务团专家在实地考察后,确定了《沙薄地区域治理及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与示范实施方案》和《八千村农业产业化“三带一园”远景规划方案》。学校的专家教授长驻该村,指导村民在村西北沙岗构建经济林防风护沙带,在村东北沙岗构建经济作物带和粮食作物带,在村东旧河道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如今,八千村楼房成排,道路宽敞。信步观望,村西北果树成方成林,村东围绕示范园辅射建成的300多个蔬菜大棚里,果蔬新品种鲜灵惹人喜爱……在科技服务团的带动下,村民们信了科技,想着科技,再也离不开科技。

八千村与科技服务团的不解之缘也越结越深: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论文在八千基地完成;长驻八千的实习学生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长驻八千指导农民生产的著名蔬菜专家、七十高龄的张绍文老教授和服务团成员一起成为八千村“荣誉村民”;专家团指导的当地青年农民成为名扬十里八乡的农业技术带头人……河南农业大学在服务八千村小康村建设的同时,也收获了校地合作的“实验良种”――“八千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5年8月,河南农业大学与南阳市委市政府合作启动了“科教富民行动”。学校首先选择该市的3县9乡开展试点工作,选派专业对口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志愿者到乡镇工作1至2年,形成了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教富民服务体系。该校这种布局,目的在于从中探索并建立校地合作、基层就业、农业技术推广等三方面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校地企农的长久合作多赢:

――校地合作共建的双赢机制。高校拥有良好的科教资源,而社会对这种资源又有着急迫的需求。这些供求信息需要通过一座“桥”相互沟通。河南农业大学坚持了近20年的“挂职科技副县长”和近些年开展的“博士服务团”等活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桥梁作用。“科教富民行动”将这种桥梁作用进一步拓宽和深化,通过构建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大学生志愿者的科教富民服务体系,达到学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毕业生基层服务与就业的保障机制。教师和学生同下基层,毕业生专业和地方需求无缝对接,高校和地方政府联合建立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与就业的长效机制,是“科教富民行动”的重要内容。学校选派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根据当地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三农”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种项目的具体实施,学校全力当好教育、科技、人才支持的坚强后盾,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支持、协调和保障等工作,使毕业生到基层有事可干,乐于干事,能干成事,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科教富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这样一来,既解除了到基层的毕业生在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毕业生到基层后有效发挥专长的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向基层。

――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以学校科教资源为依托,以创新服务机制为核心,以特色项目服务为切入点,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将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融入技术推广中,为其提供智力支撑;将科研和成果转化融入技术推广中,为其提供科技支撑,探索“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三农”的新格局,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脱节和棚架问题。

与此同时,学校也在坚持十多年的优秀大学生“双休日村官”的基础上,启动“‘三士’下乡做村官,服务建设新农村”计划。由学校派出的学士、硕士、博士志愿者赴郑州市郊县乡镇从事为期1至2年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协助当地制定乡(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解决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并担任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副村长,在服务地建立了以学校专家为后盾,博士到乡、硕士到村、学士到户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通过将到基层服务和就业与“科教富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学生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基层的欢迎,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向基层,为新农村建设输入了清新、健康、活力澎湃的新鲜血液。

“‘科教富民行动’在南阳市的全面展开,将我校‘校地企农多赢’的现实探索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科技创新永葆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不竭活水。”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赵鹏这样表达农大人的心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