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千年慈善事业的“全息”影像

2006-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余伟良 我有话说

周秋光教授与其研究生曾桂林,潜心钻研,历时六载,于最近推出力作――《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通览全书,以下五个方面尤足称道:

一是结构合理清晰,论述全面系统

。该书分绪论篇、渊源篇、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5部分,在探析慈善事业的基本问题后,即从中国慈善思想的渊源入笔,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将中国慈善事业三千年的起伏兴衰、停滞与复兴的曲折演进轨迹,娓娓道出,给人一个完整、立体的“全息”影像。

二是资料丰富详实,持论公允客观。该书资料搜罗广泛,举凡官修正史、笔记文集、地方志、报刊、档案资料,应有尽有,翔实丰富,这使该书对相关问题的论析,比较深入、全面、细致、可靠。同时,作者对历朝历代的慈善救济效果还旁征博引各类史料进行了客观评价,持论公允而中肯,不随意虚夸亦不任意抹杀。

三是视野开阔、视角新颖。作者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有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各个时期具体的慈善制度、慈善机构以及慈善家群体的深入考察,使全书显得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该书以历史学为基本切入视角,同时借鉴社会学、灾害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探析。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使得本书视角新颖独特,读来赏心悦目。

四是时代意义鲜明,史鉴价值重大。该书力图全方位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慈善事业风采,深刻揭示“博施济众、善与人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审视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地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语言精炼,文笔流畅。该书虽篇幅浩大,学术性强,但文字表达简约明快,清新流畅,于朴实无华的言语中将慈善事业娓娓道来,使原本严肃枯燥的学术著作读起来别具风味。(余伟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