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论建设如何处理好“三大基本关系”

2006-08-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习传进 我有话说
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学科建制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几乎同时“浮出历史地表”,说来已有百年历史。但当今中国大学的文论研究和文论教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如何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化与全球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可能永远是一种建构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人们不同的价值
观、文化观、历史观和教育观。下面谈谈我对这“三大基本关系”的看法。

一、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其生命力存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包含着三层含义:首先,每个民族的存在都是其文化传统的存在,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那么,文学的民族性也是民族主体性的建构和体现,是对本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认同,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诗性智慧。其次,文学也具有世界性。世界性体现了文学的交流与对话倾向。这一是指文学体现了人类普遍的人性、共同的需求、共通的美感以及文学自身规律的通约性,这种超民族性是文学交往或对话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二是指文学要在本民族的基础上,创造具有个性的民族艺术,有个性才有原创性,有原创性才能走出自己的民族天地,与其他民族进行交往,从而丰富整个世界的文化。也就是说,有原创性才有活力,有原创性才有世界性,而任何文学总是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无所谓绝对的纯民族性的文学。其三,由于文学是一个民族的主体精神的存在,那么,文学的交往性和对话性实质上是共在的民族主体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相互之间“灵魂”的对话,这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因此,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种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整体性的关系,世界各民族文学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摄取,又保持着一定的差异性。它们是一种差异性的统一,而不是一种对立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民族的片面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世界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既如此,各民族文学的批评理论亦应如此。

二、关于本土化与全球化。全球化社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它既给我们带来动力,有利于激活本土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也给我们带来压力;它既有趋同倾向,也保留民族性特征。正如皮埃尔・博比所说:“全球化既包括经济、金融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特点和结构。一方面,全球化有一种趋同的性质,另一方面,全球化过程中又有区域化和企业迁移的因素。实际上,越是走向全球化,越凸现出寻求地方历史的地域特性。”因为文化和文学与科技有所不同,她总是不能完全抛开自己立足其间的历史和传统,相反,它常常回溯存在的本源去发现新的意义。尤其是少数族裔进入主流文化时,总是把对本土文化资源(如民间传说和神话)的创造性运用作为其文化认同的基本策略之一。这就是说,全球性、地方性、民族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三、关于传统性与现代性。这里的“传统性”主要指文化中能体现该民族独特性的、与其过去血脉相连的方面。“现代性”主要指与当下现实相联系的那些文化品格和文化结构形态,它被赋予一种“时代”意识,属于“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因素。它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语境中的“现代性”的内涵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它侧重相对“过去”而言的“现代”之意。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型标志着全球化体系中中华民族知识传统的延伸,具有确立民族文化身份代码的重要意义。但我们不能为了保持民族文化身份,而将传统文论本质化、凝固化,形成一个等级秩序中的稳定高位,而应建构一种基于文化差异的多重自我和复合的文化身份,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中华性的文化空间,在与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中发展自己的理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