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盐池县如何实现沙漠化逆转

2006-08-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多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不懈努力,但其中有的措施收效甚微。而宁夏盐池地区采取封山禁牧的方法,则是一种比较符合自然规律、实事求是、成本较小的有效防风固沙的途径。这一来自实践的经验,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成功探索,应该受到重视。

宁夏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土地占80%,风沙危害严重,令人谈虎色变。

然而这里在近几年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0年前,全县700多万亩草原,沙化面积一度达到539万亩;现在,林木保存面积超过400万亩,有50万亩流动沙丘被基本固定,有120万亩退化草场恢复了植被,沙化土地也只剩下100多万亩了。

这一组对比鲜明的数字背后,藏着多少秘密?盐池县又是如何实现沙漠化逆转的?记者最近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如画美景入眼来

没想到,盐池会有如此之美。几年前还是黄沙漫漫的地方,如今被绿色植被覆盖得严严实实。人工种植的固沙植物,一片片、一条条,蔚为壮观。一场透雨过后,更显得生机勃勃。

记者在原来沙化较重的盐池北部驱车前行,看见封山禁牧的防护网在路两侧延伸。既看不到羊群,也看不到肆虐的黄沙。记者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沙丘,当地同志说,那是特意留下供对比用的。不久前,有人到盐池,提出要看看沙丘,竟让他们好一阵子“为难”: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流动沙丘了。

在花马池镇的四二圈村,热情好客的村民佟春梅用沙地里长出的甜瓜招待我们。记者深切地感到,经过改造的沙地,又在为人们奉献财富、酿造甜蜜了。

最让人感到意外和振奋的是,原来生态环境恶劣的盐池县竟发展起生态旅游业,现已开辟出好几处旅游点。昔日的“畏途”,竟变成诱人的好去处了。

回首往事感慨多

“一场黄沙滚滚来,青苗渠道一起埋。”说起往日风沙的危害,每个盐池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四二圈村的佟春梅告诉记者,过去,一场风沙从秋后一直刮到立夏,风沙最大时,对面都看不清人。

“有的村庄被大沙丘挡住,连越野车都进不去。”一位经常下乡的干部对过去的经历记忆犹新:因为风沙一次又一次打死青苗、掩埋农田,一年之中常常要反复播种几次。

下王庄村村主任李文贵常常动员全家人到田里,用手去抠压埋了幼苗的沙子,然后把沙子一点一点地背走。可没过多久,黄沙就把庄稼苗再次吞没。

盐池县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说,原来,全县每年都有几万亩农田被黄沙掩埋。到去年,被掩埋的农田就只剩下1000亩了。五年以前,全县每年清理淤积的黄沙就要花去40万到80万元。现在,这笔钱基本不用花了。

就是这样的沙化土地,居然承载着它无力承载的重负。依当时草原的荒漠化程度,有关部门发出警告:全县放牧的羊只最多不能超过30万只,实际则超过了100万只。过度放牧,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沙化。

年复一年的挖甘草大会战,一拨又一拨来自邻近地区的“入侵者”将土地翻了一遍又一遍,更使草原遭受灭顶之灾。

人类向大自然无休止、无节制、无理性的过度索取,演变成了沙漠化灾难。

禁牧良策扭乾坤

2003年5月1日,宁夏在全境封山禁牧,引起全国关注。其实,早在2002年11月1日,盐池县就先行一步,率先禁牧了。为使禁牧不影响畜牧业发展,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改变生存条件,才有生产、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多的盐池人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是普通群众,对生态的认识也要高于周边地区。”盐池县草原站副站长靳宁富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群众明白了“以草定畜”的道理,不再盲目养羊了。

原来,曾有人担心,禁牧将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事实上,禁牧不但没有束缚畜牧业,反而促进了畜牧业:全县养羊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记者在花马池镇了解到,全镇养羊由禁牧前的28万只增加到现在的46万只。全县则由100多万只增加到300多万只。

由于封山禁牧、禁止乱采滥挖工作力度的加大,近几年再也没有爆发挖甘草大会战。过去,在乱采滥挖最严重时,每年有二三十万人到盐池县境内挖甘草,有时一天就有几千人。现在,一年只有四五次,总共也不超过百人。

人类的破坏减少了,大自然得到了休养生息,植被迅速恢复。

重整河山气象新

据盐池县环境保护与林业局局长王学增介绍,近年来,盐池县确立了“生态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封、飞、造相结合,草、灌、乔合理配置,全面加快绿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后续产业,使这个沙化一度十分严重的贫困县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现在,人们普遍感到:盐池的风还在刮,但沙子明显小了。黄沙随风起舞的景象,越来越少了。

据卫星遥感监测:盐池县境内的3条明显沙带得到有效治理,往日活跃异常的明沙丘被降服了,沙化严重的北部地区初步实现了沙漠化逆转,生态环境开始良性循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林草繁茂、植被绵厚的新景观。“农业稳县、畜牧富县、生态绿县”的目标正逐步实现。自2004年以来,宁夏中部干旱带遭遇大旱,盐池县的生态建设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与自然景观同样发生巨变的,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无论何时,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盐池人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前途――记者在盐池县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这种观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