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2006-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方舟 本报记者 张莹 我有话说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浙江财经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人才,尊重学生,始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第一课堂和第
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成为财经管理骨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时偕行,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浙江财经学院根据实际要求,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2003年以来,主动适应我国加入WTO对财经管理人才的客观要求,逐步构建起了“平台+模块”、“必修+选修”、“课堂教学+非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公共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的比重。公共教学模块设置了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在各模块中选取共12学分的课程修读(每一个模块修读课程不低于1学分),既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共同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学校利用选修权限的设置和灵活、机动的课程安排,实现了公共选修课每学期滚动开课和最大弹性学习。同一课程资源同时对几个年级的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期学习同一门课程。同班级的学生,既可以在同一时间选择不同教师的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在同一时间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在不同时间选择同一教师的同一课程资源或不同课程资源。通过即时跟踪网上选课情况,采取扩容和加开课程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容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真正做到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权。重视个体差异,实施综合导师制

浙江财经学院是最早实施综合导师制的高等院校。“综合导师制”是以学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一体化指导为主线,兼顾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业与就业指导等内容的实质性导师制。一般从第4学期开始,根据教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科研兴趣,确定教师指导的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实施综合导师制,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特别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合导师制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导师们将个人简介、专业研究方向连同照片贴到墙上,接受学生的挑选,每个老师受欢迎程度一目了然,导师们明显感受到了“育人”的无形压力。这种机制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进行“言传身教”。问卷调查显示,全校大三以上学生全部有自己的导师。不少学生反映导师在学术研究上对他们的帮助很大。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导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方面发挥了非常大或比较大的作用。导师在思想上引领,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疏导的亦师亦友的新型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科研和学风建设。综合导师制也因之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还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该校党委书记童本立教授说:“综合导师”的角色填补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空白点。过去,教授只重视学生学业,课堂以外的管理只依靠一个班主任和同年级的辅导员,这样的模式在当前高校扩招并大力推进学分制等教学改革,以及强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新需求中已经不太适应。综合导师制最大的优势在于,把高校主力群体素质最优秀的专业师资队伍都调动了起来。尊重学生选择,实施转专业和双学位制度

一提到刚刚结束的转专业审核,浙江财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小王就禁不住喜上眉梢,她说,“选我喜欢的,学我爱学的,这种感觉真好。”小王说,自己当时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她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学习起来没有动力,经过认真考虑,并咨询了专业老师后,她决定转换自己喜欢而且成绩很好的财务管理专业。

于是新学期一开始她就提出了转专业的申请。根据学校的规定,大学四年有3次机会可以申请转专业,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两个学期。要品学兼优,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3.5(含)以上,无不及格课程,转出的人数不超过该专业同年级学生人数的30%。小王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不错,正好符合申请条件,经过所在学院、教务处和主管校长审批之后,她终于如愿以偿。

转专业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据调查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选择和喜爱,为此,从2001年开始,浙江财经学院在学生进校后的二、三、四学期给学生提供了第二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其后的专业分流中还有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机会。

除此之外,浙江财经学院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从2000年开始对学科跨度大的专业实行了双专业、双学位制度,只要学生第一专业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的条件,均可以申请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到目前为止已有316名学生拿到了双专业毕业证书,其中279人取得双学位证书。

浙江财经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自主性。近3年来,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项,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8项;在2004-2005年的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共取得经管类10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67个优秀奖的好成绩;在浙江省“舜宇杯”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浙江财经学院参赛队获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优胜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首次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均取得了浙江省三等奖的好成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