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伊士运河 埃及的黄金水道

2006-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开罗记者 马海兵 我有话说
位于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在全球有着“东西方海运捷径”和“世界航海咽喉要道”的盛名,被埃及人自豪地称为“埃及繁荣的大动脉”。适逢苏伊士运河国有化50周年之际,记者
日前驱车来到苏伊士运河沿岸地区,实地采访这条运河国有化半个世纪来的发展变迁。

命运多舛的河

苏伊士运河示意图和平绘

苏伊士运河始建于1859年,1869年竣工。运河全长约190公里。它直接连通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苏伊士运河开通国际航运后,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0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位于地中海之滨的塞得港扼守着苏伊士运河的北端出入口,记者参观了这个英雄城市的战争博物馆,深深为埃及政府和人民当年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并为此进行不懈斗争的光辉事迹所震撼。

1869年11月17日运河正式开通后,英法两国长期垄断运河的控制权,每年获得巨额利润。1858年成立的“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最初由法国控制。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后,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直接控制了运河。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后,仍保留在运河区的驻兵权,运河继续由英国和法国为两大股东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掌控。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向全世界宣布,埃及政府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手以色列对埃及发起军事进攻,企图用武力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以色列率先军事侵略埃及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英法空军两天后对埃及发起空袭,然后空投伞兵和调集海军陆战队登陆塞得港,展开占领运河的地面攻击。埃及军民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进步力量的有力支持下英勇抗击,最终挫败了三国的武装进攻。英法军队不得不于当年12月全部撤出埃及。以色列随后也被迫撤军。震惊世界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埃及的胜利和殖民主义者的失败宣告结束。

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后,埃及政府成立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对运河实行国有化管理。运河中部地区景色秀丽的伊斯梅利亚市是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所在地。记者从运河管理局了解到,苏伊士运河在历史上曾因战争等原因5次关闭,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是因第三次中东阿以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关闭,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1975年6月才重新开放。长期以来,埃及对国有化运河的治理奉行持续发展的方针。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无闸运河,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与其他运河相比事故发生率低,具有昼夜通行、允许空载巨型船舶通过、运河航行水域能够加宽、加深等航运特点。为了保证各种船舶航运安全、保护环境、增加运河航运能力和收入,埃及政府于1976年开始启动提高运河通航能力的扩建工程。1980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横切面适于航行的部分);过往船只吃水深度由原来的12.5米增加到近18米,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货轮。第二阶段工程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届时航行水域将扩大到5000平方米,航行船只的吃水深度将增至约20米,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超级货轮通过。埃及政府现已开始研究对运河下一步的扩建,计划将运河水深再增加到22米,使35万吨的船只可以通行。

流金淌银的河

多年来,苏伊士运河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亚欧之间除石油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今日的苏伊士运河已建立起包括人造卫星、光缆发射网络、雷达网在内的高科技航运电子通讯监控系统,配备了技术先进、型号齐全的挖泥、救护船队,还在位于运河地中海出入口的塞得港和红海出入口的陶菲克港拥有现代化船厂。这些成龙配套的先进设备能够保障运河长年累月的航行安全,为过往船只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和检修。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运河管理局统计报告显示,自1975年6月重新启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里,苏伊士运河共为埃及国民经济创收300多亿美元,是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启用到1967年6月因中东战争而关闭的98年间收入总和的6倍。进入本世纪,随着通航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运河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2002年首次突破20亿美元,去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6亿美元。

图为繁忙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航运事业持续的发展也促进了运河两岸地区的经济繁荣。苏伊士运河西岸属于非洲大陆,北起地中海塞得港,南至红海陶菲克港,东岸全线为地处亚洲的西奈半岛。1980年,第一条连接亚非两大洲的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它由著名的苏伊士城北部通往西奈半岛,大大方便了运河两岸的陆路交通运输。本世纪初,苏伊士运河地区又先后建起了横跨运河、连接亚非两地的法尔丹钢铁铁路大桥和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公路通车吊桥――穆巴拉克和平桥以及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苏伊士、伊斯梅利亚、塞得港等运河沿岸主要港口城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新型现代化综合性城市。毗邻运河的苏伊士湾西北、西奈半岛等昔日的荒漠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兴建起一批现代化海港、旅游城市、经济特区和外贸合作基地。

中国的宝贵支持

在苏伊士运河及其流域半个世纪来的变迁发展史中,记载着中国与埃及两国政府和人民长期友谊合作的难忘篇章。1956年埃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是二战后第三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标志性事件。当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时,刚同埃及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中国立即表示完全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主权。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埃及首任驻华大使时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埃及人民为捍卫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周恩来总理表示,埃及人民在为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的伟大斗争中,将得到来自中国人民的绝对支持。在当时自身经济还不富裕、正受到西方封锁的情况下,中国给予埃及2000万瑞士法郎的现汇无偿援助。在英、法、以三国对埃及发动侵略时,中国爆发了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游行,全国有近3亿人参加,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埃及正义斗争的支持。

中埃两国50年来长期友好的关系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近年来,中埃双方在苏伊士运河地区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埃及政府作出开发建设以外向型工业为主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的决策,提出借鉴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希望中国为合作开发这一经济区作出贡献。1997年,中国企业参与该经济区投资项目正式启动。次年,中埃双方共同组建了埃中合营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美元,投资经济区标准厂房建设。2004年1月29日,胡锦涛主席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埃双方加强在埃及苏伊士湾西北经济区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胡主席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埃方的合作,进一步鼓励中国公司到该地区投资,以造福于双方。当年,中国第一个入驻经济区的生产型独资项目――中国天津白玫瑰制衣有限公司与天津天纺出口集团服装厂正式投产,可年产高档针织服装60万套。2005年,中方投资的第二个生产型项目――天津不锈钢餐具厂入驻经济区。同年,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投资1250万美元的无纺布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可年产无纺布6000吨,销往埃及和海外市场。近期,一些中国公司将要入驻这一地区设立新的生产型投资项目。目前,中国已有3个省市与埃及苏伊士运河沿岸省市结成友好省市关系,它们分别是:辽宁―伊斯梅利亚;浙江―塞得港;苏州―伊斯梅利亚。每年约有1000艘中国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

50年来,埃及政府和人民在国有化的苏伊士运河及其流域的发展建设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人们衷心地祝愿这条全球黄金航运水道今后在繁荣埃及和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