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为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06-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和平 我有话说
四川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直秉承两大重要任务与历史使命: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和为社会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反贫困是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贫困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四川大学对反贫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反贫困

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利用多学科优势,搭建反贫困学术平台。学校先后成立了西部开发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华西医学中心、中国藏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等旨在促进区域发展、推动西部经济社会进步的学术研究机构,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

第二、利用人才优势,开展知识扶贫。迄今为止,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大学生,其中60%以上在西部地区就业;向西藏大学派出副校长2人,向新疆大学派出副校长1人;近5年来派出科技副县长约40人;向贫困地区派出科教人员2000余人次;近三年派出各类扶贫志愿者15000余人次;长期组织“华西医疗博士团”赴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医疗服务。

第三、利用科研优势,强化科技扶贫。四川大学在西部贫困地区推广的“高寒草地与沙化植被高效恢复”技术、“料浆浓缩法制固体磷铵技术”、“稀土永磁体”系列核心技术等,为改善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西部地区资源、培育西部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西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学校围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科技战略和攻关方向,构建了“西南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与安全的基础研究平台”等三个“985工程”Ⅰ类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技扶贫的创新能力。

第四、利用医疗优势,强化卫生扶贫。学校华西医院与西部贫困地区的70多家医院建立了医疗卫生协作网;近几年共派出约50批共计300余人次的医疗队赴中国西部的61个贫困县和民族县,开展医疗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投入800多万元帮助西藏大学组建医学院;每年接受来自全国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进修生1000余名,培养了大批基层卫生人员。

第五、利用政策优势,强化助学扶贫。全方位构建贫困学生帮扶政策体系。2003年以来,共为学校贫困生发放奖学金1200余人次,累计金额4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贫困生助学金100余项,累计金额1500余万人民币;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3000余个,累计金额750余万元人民币;向12163人次的贫困生发放各类贷款达7456万元。

第六、利用智库优势,强化社会扶贫。通过反贫困理论研究,促进反贫困社会环境的改善和政策体系的健全。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有关反贫困问题的国家和省部及其他委托项目380余项;300余篇反贫困对策报告被各级政府采纳实施;承办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人类反贫困事业为现代大学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但是,目前大学的反贫困职能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表现为:大学参与反贫困事业的意识还不够强;大学与政府共同形成反贫困战略力量的机制尚不健全;大学作为非政府机构参与和推动反贫困进程的方式与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四川大学愿在政府的主导下,与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良性互动,为实现人类社会的普遍进步做出现代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应有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