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新企业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主引擎

2006-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马跃华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马跃华)随着海峡西岸建设在福建省全面展开,台商投资厦门热逐渐升温。今年,台湾光电、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行业的上百家企业整体迁移“海西”,舆论界呼之为“群雁现象”。厦门市高新区管委会孙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台湾光电行业的四大巨头,已有3家落户高新区,高新区有望成为海峡西岸乃至国
内较大的光电产业基地。

据了解,“群雁现象”只是快速发展的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折射。5年来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年平均增速39%,如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厦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60%,高新企业已成为厦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厦门土地少,资源贫乏,经济总量小。”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发展科技附加值高,资源浪费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厦门市首选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新时期经济特区建设基本内涵的要求,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把厦门市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和福建省产业集群最佳研发基地,更好地发挥厦门市在福建省发展大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一段时间以来,以推动科技创新为目标,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成为了厦门市时代交响乐的主旋律。

厦门市火炬高新区,就园区面积而言,只有1平方公里,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个子”最小的,然而,从单位面积产出看,该区却是全国高新区中的“老大”。这里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不到0.2‰的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这是厦门市创新思维,实施“一区多园”节约资源、促进产业集聚的一个典范。如今这一做法已在厦门市开发区全面铺开,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厦门钨业股份公司成立于1997年,如今它已发展成厦门工业的一面旗帜。目前,世界原钨消耗量的25%来自于厦钨。厦钨还嬴得全球70%节能灯和汽车灯专用钨丝的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钨丝生产企业。“厦钨发展主要得益于厦门市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公司负责人朴实地说。据了解,厦门市已基本实现了“五个80%以上”,即8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8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80%以上的研发投入在企业、8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在企业、80%以上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在企业。正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厦门市一批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黑马”不断杀出,如“微晶神画”技术被授予“中国平板电视技术先进奖”,平板电视出口量居国内首位的厦华电子,中国最具研发气质和实力的3C电子企业之一的夏新,以及特宝生物、巨龙软件等等。

厦门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介绍说,尽管自主创新体系基本成型,未来三年,厦门市还将规划建立100个研发机构,创建60个工程技术平台,搭建8个大型公共平台,这个设想被称为“168”平台,将为厦门市16个产业集群和福建省32个产业集群做技术创新支持。

目前,厦门市引进的外资共6400多项,其中台商投资的项目占三分之一。据了解,厦门市架设“168”平台的目的不仅仅是辐射周边地区,更重要的是承接台湾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久的将来,厦门市将成为区域创新中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