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喀斯特地区创造出发展奇迹(图)

2006-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柳路 我有话说
地处贵州乌蒙高原的毕节地区,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也是以自然条件艰苦出名的地方,1987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84元,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近6成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约一半人是文盲或半文盲。

1988

年毕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党和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在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18年如一日的共同帮扶下,700多万毕节人民在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奇迹。

贫困状况牵动人心三大主题确定方向

毕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人穷、地乏、环境恶”曾是毕节的真实写照。全区8个县、市,7个是革命老区,其中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贵州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多的地区。

喀斯特是指碳酸岩盐等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发生以溶蚀为先导的地质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管道发育的特殊地貌,国内又称岩溶。中国处于世界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东南亚片区,贵州位于这一片区的核心位置。贵州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突出表现在土壤资源贫乏,且山高坡陡土壤流失迅速。

在这个面积26853平方公里的地区,山地就占了93.3%。山高坡陡生态环境恶劣的毕节,每平方公里所承载的人口却多达209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给毕节人带来的除了贫穷外,还产生了人口素质低、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恶化等种种问题。

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上无限制垦植的粗放耕作方式,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垦植指数高达46.4%,森林覆盖率降至8.53%,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上个世纪80年代,生活在毕节的558万各族群众正面临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巨大危险。

1986年初,胡锦涛同志到贵州工作不久,来到毕节地区进行了深入考察,不断嘱咐随行的各级领导:要多问群众疾苦,多关心群众温饱,切实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排忧解难。多次深入的考察调研,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战略构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立,并确定“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从此,毕节人走上了奋发图强摆脱贫困的科学发展之路。

顶层设计奠定基础智力帮扶效益凸显

赫章县坪地村年近60岁的周光飞老人近两年终于过上了舒心的日子:依靠扶贫项目养殖的西门塔尔优质母牛每年至少收益2000多元钱,用地膜覆盖等先进适用技术种植的杂交玉米良种和脱毒马铃薯等,一年能收上3000多公斤,再加上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带回的钱,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万把元钱的收入。

扶贫开发,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是关键。试验区建立后,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一道,帮助毕节建立一套科学的发展规划,从大项目、大规划的顶层设计入手,为试验区的健康发展奠定科学的基础。从那时起,各帮扶单位积极发挥优势,不仅为毕节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献计出力、为争取项目和资金奔走,同时坚持选派优秀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到毕节的定点帮扶县智力支边,通过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扶贫计划、培训人才、指导技术、实施项目等方式,全方位介入试验区建设。

在这18年间,毕节科技研发成果累累,转化推广效益显著,科技队伍发展壮大。1988年-2004年,全区共实施国家、省、地、县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上千个,一大批粮食作物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畜牧业实用技术、果蔬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提高人口科技素质,改善全区粮食自给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十五”专用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示范研究科技攻关项目以毕节地区威宁等县为项目实施区,建立了1万亩核心示范区和70万亩示范区。进入21世纪,各级科技部门加大了对试验区星火计划的支持力度,2000年至2004年共实施各级星火计划项目32个,其中国家级星火计划2项,省级星火计划11项。据不完全统计,项目总投入资金2091.3万元。同时,自2000年以来,全地区星火培训投入达38万多元,举办各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班230多期,培训了3.2万人(次)的星火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贵州当年最贫穷的地区毕节,18年后的今天,财政收入已跃居全省前列,试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2005年的1876元,年均增长近14%,并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粮食短缺矛盾。在扶贫项目上,由于采取了“四优先”原则(优先解决群众温饱、优先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的种养业发展项目、优先投入贫困少数民族村组户、优先投入技术物资配套)和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增强了贫困户的自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得益于“西电东送”的煤电开发,拉动了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全区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55.83万人,2005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又减少1万多人,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与此同时,由自然环境恶劣与人口增长矛盾带来的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等城市供水和污染治理项目已经启动,草海污染治理与综合开发的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如今,试验区依托林业资源,建起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5个县级森林公园,同时建立了威宁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新闻背景: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腹地,全地区辖1市7县,曾经是一块积贫积弱的土地。1988年,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学者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力主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国务院扶贫开发办1990年发文指出:“毕节试验区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小实验、大方向,是贵州扶贫开发的一大创举,对我国贫困山区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