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换一个角度看书店价格战(图)

2006-09-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陆迪 我有话说
近日,北京中关村两家书店开打价格战,舆论为之动容。从管理的角度看,这是恶性竞争行为,坏了行规;可从读者的角度看,此乃令人庆幸之事。在两大书店门口,很多读者看到打折的招牌,脸上露出了惊喜之情。有读者说:“书
价早就应该打折了,我们举双手欢迎。”

一种事情,两种反应,折射出我们生活中的尴尬!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现如今,文化赖以传承的重要媒介――图书价格之高,实在令人不敢恭维。20元以下的图书现在很难看到,个中的水分有多少,虚报的价格占多大比例,我们不得而知。但生活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图书打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许多书店早就有打折举措,所有的图书展销会上也都有打折行为。既然打折普遍存在,为什么不修改定价规则,挤掉书价中的水分,让读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长更多的学问,这也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是图书出版工作者和出版行业对社会文明理应承担的义务。

从黄金书到精品书、从豪华书到礼品书,图书出版行业中夹杂的一些急功近利、浮华奢靡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浮躁风气和高消费的形成,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衡量出版行业的好坏,决不能仅仅用码洋为最终标准。出版行业作为社会服务业,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重要依托,其社会效益应该远远大于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码洋是出版业不健康的表现,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出版业的翻版。

知识是纯朴的、知识的魅力是固有而内生的。纯朴的知识披上奢华的外衣,使本该便宜的图书变得高贵,掏钱的是读者,得利的是出版商,知识本身并不会因为普通装或豪华装就增减其价值或增减其魅力。尊重知识首先要尊重知识的品格,不要指望用精美的包装去增加知识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书店的价格战拉开了出版业整顿书价、挤出定价中的水分、还图书以科学价格的序幕。行业规矩是人制定的,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包含着非科学的成分。三百六十行,行业规矩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这也应该是出版业的不二法则。如果一味地维护霸道的行规只能是消费者深恶痛绝的霸王行为。当读者们纷纷抱怨书价虚高、当同样的人民币可以买到的图书越来越少时,这难道是出版业的荣幸吗?图书定价管理者是不是应该利用这次中关村书店事件好好反思反思?

让利于民,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多的知识之光,是图书出版者的社会使命。但愿我们的管理者能够从中关村书店打折事件中汲取营养,把它作为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契机,作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良好契机,使出版业成为温馨和谐的行业,成为让人民放心和满意的行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