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为知识分子,我必须发出声音”

2006-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付小悦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9月8日至15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尊敬的朋友大江健三郎先生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对中国进行了一周的访问。从北京到南京,三次面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学生和中日友好人士演讲,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幸存者座谈,71岁的大江先生一直在用言语、用行动为人类的和平而呐

喊。在繁忙的日程中,大江先生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先生略显疲惫,但眼神仍那么坚定,话音仍那么有力――

 

光明日报:大江先生,您这次中国之行有三次公开演讲,题目分别是“始自于绝望的希望”、“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中国、我”。这三个讲演都与鲁迅有关。您是怎么考虑的?是把鲁迅看做紧密联系您和中国的一个纽带吗?

大江:我是1935年出生的,鲁迅先生1936年去世,我不敢说我们是同时代的作家,但我所认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始自鲁迅先生。中国文学是亚洲文学的一部分,我诚挚地希望亚洲能出现伟大的文学。如果鲁迅不是那么早去世,如果他再多活几年,他一定能创造优秀的亚洲文化。我曾多次和一些韩国作家,以及中国作家交流,比如莫言,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协作和竞争的关系。我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创造伟大的亚洲文学。

鲁迅很了不起,很优秀,也令人敬畏。在亚洲,鲁迅创作了优秀的文学。但事实是:一方面他创造了优秀的文学,我们肯定他;另一方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三一八事件”,在此事件中遇难的年轻人就有鲁迅的几个学生,他还为此写了文章。这又是我们对他的冒犯:对他的家乡、对他的文学都是一种冒犯。

光明日报:您和鲁迅先生有一点很像,都是以笔作枪,与现实世界的种种黑暗,与企图毁灭人类文明的恶行做斗争。那么,您如何看待文字的力量?您觉得文学给您的生命带来了什么?给我们所处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大江:鲁迅不仅是小说家,而且是知识分子――这个身份很重要。鲁迅写了很多小说,但这不是因为他不写小说活不下去,而是想表达一种东西:一方面是一种优美的乡愁;另一方面是对黑暗势力的一种反抗,作为知识分子不能不感到应该反抗。那么,用什么反抗呢?只能用笔来反抗。

我也是小说家,是从四国岛森林小山村走出来的作家。我作为小说家的工作,就是写出想写的东西。不仅如此,作为知识分子,我要发出必须发出的声音。目前,我想说的就是,美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有可能把亚洲各国拖入战争,这是对亚洲不负责任的做法,而日本却在紧随其后。我现在就想发出这样的声音:反对日本追随美国的这种政策。

光明日报:您这次来签售新书,其中,《别了,我的书!》是您最新的作品,我们在阅读中很容易把文本中的老作家古义人和文本外的您联系在一起。古义人在感到现实世界的种种恐怖行为后,最后决定告别自己的创作生涯,用孩子都能看得懂的平实语言记录下各种“征候”,全力为孩子们寻找“始自于绝望的希望”。而您这次也特意为中学生作演讲,您是要告诉他们世界变坏了的征兆?还是在他们身上寻找希望?

大江:拯救和希望,是我此行的两个关键词。我很崇敬鲁迅,他对我影响最大的话就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绝望,也有希望,只要走下来,就一定能找到希望。

我想拯救孩子们,拯救中国的、日本的和亚洲的孩子们。这个世界在变恶,如果照目前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会很危险。日本政治家对此是负有责任的。我来拯救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已经71岁了,未来对我而言已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孩子们却还要生活在未来。

光明日报:您专程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并与幸存者座谈。在《别了,我的书!》中,古义人在修复历史和修补世界。译者许金龙先生在序言中由此借用本雅明的阐释,把古义人称做“盘旋在历史废墟中的天使”。那么,您的南京之行也如您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是想通过对历史的修复来争取比较好的未来吗?

大江:你说得很对,事实确实如此。我每三年集中读一个作家、学者,最近这三年读的是本雅明。不知本雅明在中国被介绍、翻译得多吗?他的《历史哲学论纲》第九章整个涉及历史问题,他说:我们历史上很多被遮蔽的东西必须被挖掘出来。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光明,也有黑暗,这正如天上有星星在闪烁,地上则有很多东西被黑暗遮蔽而难以看到真相。现在很多日本人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愿意知道南京发生过什么。我现在要亲自去南京看看,体会南京人民的感情,我要告诉人们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自虐。不!不是的。我是在复原这段历史,把它挖掘出来,展现出来。我要让大家都知道这段历史。

不仅仅是南京,我也同样一直在关注遭受人类第一次核灾难的广岛、长崎。美国人同样也应该去看一看,去调查了解,亲眼看看、深刻了解核武器造成的悲惨的危害性,切身感受它严重的后果。只有全人类都有这样的意识,世界上才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人道主义大灾难。

光明日报:谢谢您接受访问,对于您为亚洲文学、为中日人民友好、为整个世界和人类和平而做出的努力,我们深表谢意与敬意。

(郑重感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许金龙即席翻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