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个人节能:绿色生活的出发点

2006-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永锋 我有话说

在乐趣中掌握节能技巧

9月16日,整整一天,记者都在全国科普日的主会场――北京海淀展览馆外的广场上做“浸泡式采访”。广场上陈列的展品,一个个都可让参观者从操作和互动中,体验到节能、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记者从一项项科技成果中,看到了节能的希望,看到了每

个个体的节能责任。广场东边,是各项节能、节约资源方式的“科普示范区”,这里有雨水利用、太阳能利用、沼气利用、乡村的热能、隔热玻璃、光照发动机、风力发电、光压风车、光合作用、温室效应、无电“电灯”等互动展品,每个参观者都能亲自体验到节能的乐趣和节能的可能。

广场的南边,被分成几大展区,既有“节能警示区”,又有“节能原理区”,还有“节能节目区”,孩子们身着代表能源的服装,表演着与节能有关的喜剧片;几位画家现场将青少年关于节能的设想画成漫画,进行展示。此外,还有社区节能成果展示,包括节能数据、专家分析报告、活动照片、学生节能计划、调查报告以及学生网上留言等。

“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绿色消费者联盟的负责人孙丽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能是我正在大力推广的‘家庭环保新概念’中的重要理念。少用资源和能源,排放的废弃物就会更少,垃圾、污水、肮脏的空气对人类的干扰将逐步降低。我计算过了,只要执行‘家庭环保新概念’,每个家庭将节水50%,减少城市水资源压力;家庭产生的垃圾量将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2/3;家里的每一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家庭的污染降低了,家人的健康也提高了。”

一个参加展览的大学生正在与他的同学一起,讨论成立一个协会的可能性,他说:“现在有太多的人,衣服越买越多,房子越住越大,大排量的高档轿车有了五六辆还觉得不够阔,手边、桌上的食物从来没有消停过。如果可能,我想成立一个‘中国节约协会’,‘节’一是节约,二是节制,三是节操,四是节日。我想采用的LOGO(标志),就是‘中国结’。”在广场的舞台前,几个刚刚演完环保节目的小学生正在展开讨论:我们城市的小孩,和农村的小孩,在资源消耗方面,有多大不同?有没有科学家叔叔,研究城乡之间的“消耗物对比”?看看我们在长到20岁之前,所消耗的物质,到底差距有多少?

青少年成为“节能先锋”

东边的广场上同时展示了“节能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成果,这项活动于2006年5月下旬正式启动,9月初结束。它是全国主题科普活动之一。这项活动特别为青少年设计,旨在使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了解与掌握有关能源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调查及节约能源的过程与方法,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求知欲及社会责任感,并通过他们的活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共同关注、参与节约能源行动。

为方便广大青少年参与活动,组委会建立了活动主题网站,同时免费发放了5万份《活动手册》,其中4万份直接发往农村的中小学。参加活动的青少年以研究小组的形式按照《活动手册》的要求一起学习能源知识,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中能源使用状况进行观察记录、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家庭的节电建议,提交调查结果。据统计,共有近30万青少年参与调查和相关的节能活动。活动组委会办公室通过互联网和邮寄两种方式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13000份学生提交的数据,其中35%来自农村。参加活动的学生基于各自的数据结果,提出了15000条次的节能建议。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北京能源效率中心的两位专家根据青少年提交的调查数据,分别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较、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较、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对用电量的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构成特点以及节能型电器普及推广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的1.6倍,水平最高的华东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是水平最低的西北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的接近2倍。由于我国总体上人均生活用电水平还比较低,家用电器使用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尚未达到许多发达国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基本饱和的程度,所以经济收入水平对居民生活用电量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明显呈现出“家庭收入水平越高,人均生活用电量越高”的趋势。城市居民用电中,空调、电冰箱、电热水器的用电比例超过70%。农村地区家庭照明和电视机用电超过40%。城市、农村对节能电器的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节能意识在不断提高,节能型家用电器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专家的报告分析指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匮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普及率快速增长,导致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提高,但是当前我国的能源统计体系中缺乏居民家用电器使用特点的基础数据。而节能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几乎涉及全国各地城乡的大部分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对了解我国居民生活用电特点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居民生活用电量、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节能家电普及率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丰富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并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基础素材。

“绿色消费”重在兑现

不久前,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迎来了创立十周年庆典。这次,他们把“庆祝仪式”放在北京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举行,仪式的内容,是宣布该中心推出的“节能减排公民行动”正式启动。他们“强迫”所有的与会嘉宾,提交了一份“承诺卡”。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说,这次发放的“节能减排公众承诺卡”是要你签字的,你承诺了,你就要做到;你做不到,你就不要承诺,环保在今天,已经不是心血来潮;环保在今天,不是环保主义者的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改良。

记者手上就持有印着“节能三字经”的小卡片,上面列着十二种行为,每一种行为分别配一幅小漫画:“冬一八、夏二六、省空调、换灯泡、不待机、爬楼梯、骑单车、坐公交、小排量、低油耗、购绿电、认绿标”。冬一八、夏二六,省空调,是指空调的最佳“节能温度”,或者能不用空调就尽量不用空调;“换灯泡”是指把家里所有的灯泡最好都换成节能灯;“不待机”是让家用电器、单位电器,能不待机的就尽量不待机;爬楼梯是希望每个公民尽量不乘电梯,这样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有利于节能;骑单车、坐公交是指出行时,尽量不坐小轿车,这样既减少了交通拥堵,又节能了能源,降低了污染;小排量、低油耗是指如果非要买车,就多购买小排量、低油耗汽车,同时采取手段进行节油,这样更环保;购绿电是呼唤志愿者尽量购买“绿色电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因为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相对高昂,消费者的支持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认绿标”是针对购买电器时,尽量多购买能耗低的产品。

9月22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无车日”就将到来。在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之际,北京市环保局发动了宣传,号召“有车的朋友们”“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北京一百多个车友会迅速响应,纷纷表态支持这项活动,许诺每月少开一天车。据记者了解,“国际无车日”前后,更多的环保机构将展开更强的节能宣传攻势,给有节能资源愿望的公民提供更容易施行的技巧。

北大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说:“中国人多资源少,如果你用乘法,所有的东西都乘以13亿,会觉得自己的国家很强大,但如果用除法,所有的数据都除以13亿,则完全不一样了。中国人必须在这样的窘境中,找出一条文明的道路来。比如呼吁北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因为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衡量,显然,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在公共空间里履行了更多的‘地球村村民职责’。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你想做一个绿色消费者,‘每月少开一天车’可能还不够,更多的时候,你要不开私家车,而要坐公交车。城市的管理者也要从这个高度考虑,来设计本城市的出行方式。”

相关链接:今年科普日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强化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9月16-19日,“节约能源,你我共参与”节能主题活动在北京海淀展览馆广场举办。内容包括:儿童科普剧、节能动手教室、节能漫画创意、节能展品展示、科普灯谜,“节能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成果展示,“节能在我身边”青少年节能主题摄影DV大赛等活动。

二是大型博览使更多的民众获益。9月16-19日在北京海淀展览馆举办的“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会,围绕“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宗旨,组织了健康咨询、讲座,科普剧表演、健康测试和体检、健身操表演和教学等大量活动。

三是中国科协主席亲临社区办讲座,为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作表率。中华医学会等全国学会组织专家分别走进北京20个社区,共同开展“健康生活进社区”活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亲临北京建外街道办事处南郎社区,为社区群众作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

四是北京远郊区县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成为关注的重点。9月17―22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趣味科普活动进校园”活动,分别以“新科技革命和自主创新”、“探索科学,动手实践”和“节约能源”、“健康安全教育”为主题举行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注重为农民和农民工子女提供参与学习和体验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与城市的青少年一样分享优秀的科普资源和各类体验,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延伸阅读

绿色选择日前,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环保组织共同推出的“绿色选择”网站正式开通,这个网站的网址就是“绿色选择”的英文直译,下设“自然资源”、“食品,农业与健康”、]“废弃物频道”、“能源和交通”四个频道,几乎囊括了人类的所有消费行为,针对每一种消费行为,都给出了“绿色选择方案”,如果你愿意,可随时打开这个网页,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美感。而网络传播方式,本身就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绿色传播方式”。

中国科技馆开展健康科普日活动为了配合200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分会场之一,中国科技馆自9月16日起至10月中旬推出《预防疾病、科学生活专题科普展览》。

“健康的生活方式”部分包括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心理与健康、室内环境与健康、健康常识100问共5个专题展示。“预防疾病”部分包括传染病和疾病预防与保健两个专题。为充分体现专题展览的知识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主办方还增加了与运动健康、科学健康有关的设备仪器。(小爽)

环保可能改善社会形态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华人学者刘建国在日前举办的“中美气候变化论坛”上说:“随着世界各国的家庭量越来越大,家庭的消耗物比以前逐年增多。我们设想,有没有可能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把一些孤独的人重新组合在一起,让他们打破血缘时代的家庭观念,组织成一个个新型的‘五好绿色文明家庭’。环保很有可能剌激社会形态出现改善,尤其是为了节约资源,‘陌生人’可能会以良好的形态进行家庭重组。这涉及每一个人节操的公益意识。”

科普日场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节能和发展新能源的队伍中来。郝东方摄

科普日场景: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与天文学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研究员(左一)和公众对话。吕秋培摄

科普日场景:北京市奋斗小学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亲自动手参与各项科学实验。刘丽琴摄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