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06-09-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经历

大江健三郎五次访华经过

第一次访华:

1960年6月,包括大江在内的日本作家代表团一行先后访问了广州、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与中国各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并多次参加声援日本人民反对日美新安全保障条约的集会。

同月1日,代表团一行在中国科学院广东分院出席中国对外友协广州分会和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共同举办的欢迎集会,于翌日乘车北上。4日,代表团一行由广州抵达北京,受到各界盛大欢迎,大江应邀为《世界文学》杂志撰写特邀文章《新的希望之声》。5日,受中国作协主席兼《世界文学》主编茅盾接见,并出席中国对外文委和中国作协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6日,受陈毅副总理接见。7日,参加北京文艺界举办的欢迎集会。8日,在政协礼堂参加由中国对外文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9日,参观历史博物馆,晚间出席由郭沫若副委员长举办的宴会。12日,参观十三陵中的定陵和长陵,并登上长城的八达岭。同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日两国文学家在反美斗争中团结起来!”的评论文章。13日,参观石景山钢铁公司,并与该厂工人直接交流。14日,在北京大学与北京的各大学教授代表会谈。16日,大江与竹内实、开高健一同会见中国作协秘书长郭小川。此前一天,日本全国580万人示威游行,反对日美新安全保障条约,学生游行队伍在国会大厦前遭警方镇压,东京大学女生桦美智子死亡,另有千余示威者受伤,182人被捕。翌日(16日)晚间,周恩来总理在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招待代表团全体成员,用法语向从东京大学毕业不久的大江健三郎通报该消息并表示慰问,激励大江要“化悲痛为力量”。19日,由北京飞往上海。20日,参观上海博物馆。晚间,出席欢迎宴会。21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并作亲切交谈。23日,参观马桥人民公社。25日,前往苏州游览。27日晚间回到北京,并于翌日参观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展。自该日起,在北京各处游览和参观。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由中国对外文委和中国作协共同举办的送别宴会。楚图南、茅盾、廖承志、李德全、阳翰笙、老舍、梅兰芳等作陪。3日,代表团一行由北京飞往广州。6日,由香港乘坐英国海外航空班机到达东京。

第二次访华:

1984年11月,大江先生参加以井上靖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胡耀邦总书记的接见,参观鲁迅故居和鲁迅博物馆后感叹鲁迅是“具备战斗的人道主义的、果敢前进的悲观主义者”。这是对鲁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精彩诠释。其后,随团相继访问了新疆、西安和上海等地。

第三次访华:

2000年9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之邀,大江先生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访问中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位(第一位是泰戈尔),解放后第一位诺奖获得者访问我国。访问期间,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深受震撼。访问期间,大江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颁发的名誉研究员证书,并对李铁映院长表示,下次来北京,要亲自对社科院的年轻人发表演说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回国后,大江还在电视台热烈赞赏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为在北京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并偕同井上厦等著名作家,在国会议事堂召开大型记者招待会,谴责日本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要求尊重历史,面对历史,对中国等受侵略的国家进行战争赔偿,以此警醒日本下一代记住那段侵略历史,不要重犯历史错误。

第四次访华:

2002年2月,访问中国作家莫言故乡,并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同月,日本NHK电视台播放其与中国作家莫言的对谈《文学应该给人光明》。

第五次访华:

2006年9月上旬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再度访问中国,于9日对该院学者发表题为《北京讲演2006》的演讲。这是大江继六年前所作《北京讲演2000后》外,第二次在该研究机构发表讲演。同日,在西单图书大厦出席为其新著《别了,我的书!》以及《愁容童子》和随笔集《我在暧昧的日本》的中译本举行的签售仪式。这是大江第二次在该处做签售活动。

10日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面对中学生发表讲演《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该标题引自鲁迅《故乡》结尾处最后一句话。11日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举办的“大江文学专题讨论会”,以该所所长陈众议为首的诸多学者将从不同角度对大江文学展开讨论。莫言等中国作家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

12日至13日间,大江前往南京参观大屠杀纪念馆,与那次大屠杀的幸存者和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进行座谈。14日,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在京日本人会的邀请,在长富宫进行题为《鲁迅・中国・我》的讲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