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走出去”

2006-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颐武 我有话说
最近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一个突出特点是强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我以为,这正是我们当前的文化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和关键挑战。这两个方面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具有自身的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毫无疑问将使文化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新的
可能性。

我们还没有创造出和经济力量相匹配的文化力量,在全球文化中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我们在“软实力”上的弱点还相当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深刻的结构变革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方面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机制已经形成,“大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文化的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剧烈的雅俗分立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而诸如流行音乐、电影“贺岁片”、时尚性杂志等流行文化形态已经彰显了市场的活力。大众文化的崛起已经成为事实。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带来的社会分层,文化方面的分层也已经出现,各个不同阶层和利益主体的文化趣味也开始在文化中发挥影响和作用。其中中收入阶层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而崛起,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消费能力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的文化品位与取向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阶层的文化选择。目前出现的有关“小资”文化的讨论和争议也从一个方面显示了这一阶层文化的作用。这一阶层文化的发展反而带动了“高雅”文化的消费,构成了文化市场比较复杂多样的趣味和选择空间,使得雅俗文化得以共生发展。

中国文化的市场化也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中国文化市场的总体规模仍然太小,和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相比仍然严重不足。文化消费的潜能和市场化环境下文化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中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还没有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的需求,依然滞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其次,区域和地方之间的文化差距也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向。在中西部省份和沿海省份之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依然严重。第三,在文化市场发展进程中如何避免盲目迎合市场的媚俗和不良文化趣味的冲击,在进一步开放和扩大文化市场的同时保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纲要》的许多具体的策略为解决这些问题指出了方向。

当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还在于如何“走出去”。这里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文化的输出和输入的不平衡非常明显。比较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国文化的输出仍然微不足道。让世界了解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开放和西方消费文化的涌入也带来了文化安全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新课题,这就让“走出去”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现代中国文化创造的活力不可低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没有创造出和经济力量相匹配的文化力量,在全球文化中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且面临着相当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我们在“软实力”上的弱点还相当明显。

我们必须在两个方向齐头并进,一方面为高端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发扬以及将它们转化为普世性的价值做工作;另一方面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进行研究和推广,从而创造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梦”

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高端上是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而要在高端上获得成功必然要有“低端”的支撑,也就是必须要在文化产业、娱乐业和文化消费品产业上获得广泛的、持久的成功。没有这两个方向的工作,“软实力”的崛起就难以实现。

我们面临着将中国的特殊性的经验转化成为人类普遍性文化资源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价值普世化的进程。这要求一方面使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高端方面进一步被了解,为世界文化对话提供一个重要的新视角;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成功运作和国际化水准的提高。没有后者,前者就会成为没有广泛性的精英化的抽象之物;没有前者,后者就容易变成曲意迎合和取悦。

我们需要中国文化和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也需要中国文明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再生能力的展现。目前,中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征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方面的瓶颈所造成的。大众文化的意义确实不可低估。比如近期大家都开始关注的“创意产业”,其中最大的部分就是和大众文化,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同样,韩国的经验是高端一定要和低端打通,让低端的大众文化能够取得广泛影响,从而增加国家的影响。

我们现在必须在两个方向齐头并进,一方面为高端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发扬和经典的传承,以及将它们转化为普世性的价值做工作,让它们的精华迅速“走出去”,成为一种和世界的价值可以对话的价值;另一方面在低端上,可以利用大众文化近年发展造就的平台,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进行研究和大力推广,使之为中国人内部认同的建构和外部理解的加深作出贡献,从而创造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梦”。

《纲要》在这两个方向上形成一些成形的思考,使国家文化战略在这两个方向上清晰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