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诗创作中新的“增长点”

2006-09-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谭五昌 我有话说
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写作相比较,在处于世纪之交的诗歌写作中,主要出现了两种新的美学风格与艺术价值取向,套用流行的说法,即主要出现了两个新的“增长点”。

综观近几年来的诗歌写作,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点”便是“人性化写作”倾向的出现。所谓的“人性化写作”这个诗学概念,必须置放于当下诗歌语

境中加以阐释才具备诗学意义上的“有效性”。“人性化写作”在此是指诗人们处理诗歌题材时,在思想和精神内容上普遍增强了人性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在诗歌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运用上也相应呈现出“亲和力”的色彩与意味。换个角度而言,“人性化写作”作为一种诗歌精神与艺术价值向度几乎在中国新诗史上的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着,但因与“意识形态写作”复杂纠结的关系,它在总体上始终处于某种被“遮蔽”的状态,只是到了当下,“人性化写作”形成了一种倾向与潮流,其诗学价值与精神价值才得以充分彰显。

当下的“人性化写作”在取材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日常性和当下性,显示出对人的日常生存境遇的普遍重视。这一特点在于坚、韩东、伊沙、侯马、徐江、中岛、杨克等一批被指认为“民间”诗人的诗歌写作中表现得很突出,而在臧棣、孙文波、张曙光、西渡、桑克、王家新、西川等一批被指认为“知识分子”诗人的诗歌写作中也比较明显,从中可见出“知识分子”诗人写作趣味上的转变或“自我调整”,他们开始由超越性、抽象性的“题材癖好”向日常性、当下性的题材选择“倾斜”。这是颇具说服力的。至于那些既不属于“民间写作”也不属于“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更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倾向于“人性化写作”。从诗歌精神的价值取向来看,“人性化写作”既不认同抽空生命丰富性的“神性写作”,更拒绝认同以追求生命中一切形而下体验为目标的“身体写作”,而是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微妙的综合性平衡。生命体验的真切、深沉、丰富与复杂是衡量“人性化写作”的精神尺度,心灵与灵魂的震撼是鉴别“人性化写作”境界高低的艺术法则。杨晓民的《诗人》、韩作荣的《喊叫》、李瑛的《一只死去的藏羚羊》、马莉的《用语言杀伤自己》、田禾的《父亲的咳嗽》、刘希全的《轻轻地喊你》等诗作堪称“人性化写作”的典型文本。

“人性化写作”在语言形式上也有自己相应的艺术表征,它除了惯常采用一些直觉色彩的意象外,还对于口语的运用表现出较大程度上的“艺术偏爱”。在以前对口语比较普遍地持排斥与轻视态度的“知识分子”诗人那里,对口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写作现象,这与口语能够直接有效地传达日常经验的语言功能有内在联系。比如,被视为“知识分子”年轻一代诗人代表之一的胡续冬,对于口语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甚至经常采用四川方言来进行写作。当然,“人性化写作”决不等同或者必然导致“口语写作”,纯粹的“口语写作”如同纯粹的“身体写作”一样,其结果反而会走向“人性化写作”的反面,因为前两者缺乏超越性的艺术成分和精神因素。从创作实际来看,“人性化写作”对口语的运用常常会根据艺术效果来进行选择和安排。

“智性抒情”写作风格的“大规模”出现可以看作近几年诗歌写作中另一个新的“增长点”。除了持“口语写作”立场的诗人外,持“书面语写作”以及“复合型写作”(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立场的诗人都在自己的诗歌文本中程度不同地追求那种“智性抒情”的美学效果。所谓的“智性抒情”是指诗人在诗歌写作的展开过程中注重理智与情感互渗交融的状态。此种写作风格在当下的出现与渐成气候,体现了当代汉语诗歌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它是作为对20世纪80年代诗歌写作中“抒情”的主导性倾向与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中“求智”(“主智”)的主导性倾向的“双重”反拨,符合人们对“抒情”与“智性”同时渴望的审美阅读需求。

“智性抒情”的写作风格并不意味着“智性”与“情感”的“平均”分配,而往往根据具体诗人的个性气质而有所偏重,比如在西川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中,“智性”成分通常要多于“抒情”成分,而在黑大春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中,“抒情成分”通常要多于“智性成分”。一般说来,男性诗人侧重于“智性抒情”中“智性”的揭示,女性诗人则侧重于“智性抒情”中的“抒情”表现,比如臧棣、王家新、沈苇、梁平、谭克修、莫非、树才、高凯、刘立云、唐诗、北塔、姚辉、杨矿、姚江平、老巢、发星、周瑟瑟、吴海歌等男性诗人的诗歌文本,其理性色彩和智性成分整体程度上明显要浓于王小妮、翟永明、蓝蓝、代薇、娜夜等女性诗人的“同类”诗歌文本。另外,同一个诗人在不同写作阶段其“智性抒情”也会发生阶段性的结构变化。比如,张执浩在20世纪末写下的《一张清单》中“抒情”压过“智性”,而在21世纪初写下的《寻找调门的人》中“智性”则胜过“抒情”,使“智性抒情”的诗歌风格呈现出内在的丰富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