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生命之美的执著追寻

2006-09-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建功 我有话说
青春年少时,意气风发,无论是感时忧国还是吟花弄月,情感都丰沛得很,对文学写作产生兴趣,世所常见。然而随着韶华的流逝,俗务的纠缠,你要么“白头仍作功曹掾,禄薄难供沽酒钱”,要么“朱门车马客,红烛歌舞
楼”,不管你怎样,你还能持续保持对文学的喜好和追求吗?

因此,对那些尽职尽责地从事着自己的一份工作,又熔铸自己的情感,为我们不断奉献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者,我往往抱以由衷的钦佩和敬重。

冯伟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当过警察,从事过机关工作,还做过县委书记,现在主持着一个省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工作的转换,身份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冯伟林对文学创作的一腔热忱。此前不久,我曾读到过伟林同志的散文集《谁与历史同行》。我和他素昧平生,但他的才情和文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现在,当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把一本新的散文集《借问英雄何处》摆在我面前的时候,给我带来的惊喜与欣慰是不言而喻的――冯伟林为何对写作这般乐此不疲?他与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什么在支撑着、激荡着他的这种持续而绵长的文学热情?

翻开《借问英雄何处》,我被作者浓厚的英雄情怀和人文追求所吸引。作者用他饱蘸深情的笔触,带领我们去品鉴历史人物。这是一些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受到我们仰慕的杰出人物。他写王安石、周敦颐、岳飞、郑板桥、左宗棠、魏源,写到了他们的坎坷人生,写到了他们的奋发进取,更写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事迹行状和胸怀天下的凛然大气。“借问英雄何处”,是慨叹,也是问询。这感喟深长的诘问,使我们不难触摸到作家浩茫的心迹。作家在寻觅和呈现的,决不是白头宫女的闲话,他在对先哲前贤的品评和领悟中,探究和领悟人生应有的价值,他是在对生命的壮美作出历史的追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的文学努力,就是他的人生努力,是他的情感与哲思的凝聚,感性与理性的升华。一个人,当他把自己对文学的热情,归于精神向度上的寄托和追求,他的文学,也就有了雄浑的历史根基和勃勃的情感力量。正是这根基和力量,带给了我们历史的纵深感和情感的征服力。冯伟林的历史散文,往往能使我们获得开阔的视野和敞亮的心襟。用这样的心襟和视野来观照我们的现实人生,就多了一份丰厚,多了一种秉持,也就平添了人生的高度和厚度。作者对历史的热情,对文学的热情,是由衷地出于对生命的热情,对不断认知人生价值的热情。这样的写作显然不同于一般,因此,冯伟林的历史散文,在史实和认知之上,更自有一份骨力和心气。

出于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的写作,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大境界,是一个作家追求美创造美的历程。冯伟林的文字,质朴而纯正,发乎心而形于言,绝少功利和虚饰。记得有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冯伟林,说他的文字里有一种温度。他的文字的确带着体温,他是在用自己的情怀去捕捉历史的光芒,情感的温度和历史的温度相融合,不能不焕发出灼人的力量。

与冯伟林历史散文的的沉雄壮美相比,本书中还有另外一种文字,风格迥异,这便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所生发的感触。这些文字很灵动、很鲜活,喜怒哀乐毕现,情怀意趣尽呈。你看他写“三棵树”,情真意切,相信不少读者读过会产生冲动,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这三棵树现在的模样吧。读完《冷暖春秋》,即便与作者未曾谋面,你也能想见他的做事和为人。在这些作品里,有对乡村小学启蒙之时的追记,有对田园水井般少年生活的留恋,有对父母之爱的深挚怀念,有对师长、朋友、领导、同事的真切感激,有对儿女情长的细腻描绘和对以往岁月的温馨回忆。用“静水深流”来形容作者的这类作品,我以为颇为适当。这些作品笔墨平实,行文简洁,格局不大,但富有感触,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气、一份感动。我读冯伟林的这些作品,读到了诚挚和真切,读出了情意和感兴。

冯伟林的散文,把笔触遥遥指向历史,从那里追寻生命应有的辉煌与壮美,同时又把笔触深深探入自己的内心,荡漾出了对生命的诚挚和感动。正是对生命之美的执著探寻,成就了冯伟林的散文写作,也使我们对他新的创作抱以更多的期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