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彰显特色 追求卓越

2006-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秋丽 特约记者李志臣 张兆民 通讯员王秀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德州学院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后,抓住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着重抓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善教学环境,增强办学实力,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对于学院的迅速发展,中央和省市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去年10月,全国第五届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工作会议在德州学院召开。德州学院的办学经验,引起了与会的各高校书记、校长的关注,教育界同行称其为“德州学院现象”,认为德州学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正确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德州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服务活校”的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走适度扩张规模与内涵提高并举的道路;坚持科研强校战略,围绕学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培育和引进人才并举的道路,积聚科研力量,提高科研层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推进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并举的办学模式;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大教学、科研投入,强化学科建设,塑造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向社会和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

以“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基石

德州学院始终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视质量为生命线。

一直以来,德州学院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德州学院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升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规范教学管理,扎实推动教学改革和学分制改革,突出课堂教学,强化素质教育。按照丰富内涵,拓展口径,扩大基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互补的原则,调整专业课程,增加选修课面积,“拓宽基础,强化应用,分流培养”,努力实现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教育结合,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改革计划和尖子生培养工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学术前沿信息引入课堂教学,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创新素质,增强实践能力。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2005年,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达到38.1%,2006年又增至43.8%,一大批学子升入全国名牌大学继续深造,坚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得到导师们的高度认可。

德州学院自建院以来,努力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亿元增加学习生活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8364.5万元,馆藏图书增加到147万册,新扩建的校园网是山东教育科研网的五个分中心之一,语音室座位增到1120个,多媒体教室座位4196个,满足了本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2001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山东省普通本科学校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评估;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普通高校“双基”教学实验室评估,3个实验室被评为省一级实验室,物理基础教学实验室被列为省基础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生态校园、数字化校园、文化校园建设也迈上新台阶,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5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山东省德育工作评估,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得到省高校工委高度评价。

同时,德州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现有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层次,提供优惠条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批具有学术潜能的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建立起一支符合本科教学要求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任教师中,拥有具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教师444名,占49%,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322人。四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照以特色谋创新,以质量求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改造传统专业,整合相近专业,扶持新兴专业,培植重点专业,提升优势专业,构筑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发展平台。学院的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商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等多种模式并举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至2005年,在校生16248人,生源扩大到全国20个省市,优化了生源结构,提高了生源质量。同时多渠道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等专业正式招收对外合作办学学生。

以“科研强校”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以科研促进教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提高的重要课题。德州学院紧紧把握住“发展是硬道理”这一主题,一是狠抓观念更新,建立激励机制,规范科研管理,启动“三项重点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加强对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改善学科梯队结构。二是建立健全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的管理方法,将科研分值作为岗位津贴测评的依据,建立年度突出科研成就奖,发放不同类型的科研津贴,对高层次人才发放专业技术津贴,用积分法定期公布个人科研成绩等,构建了五种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建设和提高。三是切实保障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科研条件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发展条件建设,把科研设备购置经费主要用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上,用在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条件保障上,不断提高其在本学科领域的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地位。这些措施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促进了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快速发展,推动了科研水平的提高,积聚了科研力量,增强了办学实力,使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

仅2005年,德州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2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180篇,被SCI、EI收录45篇,被CSSCI收录19篇。获得国家级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科研课题2项,省级立项课题7项,教育厅和市级课题15项。获各级成果奖励136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省文化科学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29项,德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69项,德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院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符爱云教授、祁胜文教授等五人获年度科研突出成就奖,他们共有24篇论文被SCI、EI收录。

以“以人为本”打造学生成长平台

德州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打造成长成才的平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像农民爱护稼禾那样精心设计与呵护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德州学院办学的永恒信念。从机制建设入手,做到学生从进校门开始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调配专业,到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分流指导,分类培育,再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和就业趋向,学院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工作和保障体系,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建立以学分制为平台,以必修课为主干、选修课为兴趣导向的成才分流培养机制。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的成才需求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课程,为开展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技术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平台,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为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方式的改革打下制度基础。

建立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舞台,以培育大学精神为灵魂的素质拓展机制。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基础教学的实践和深化。社团活动以它的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和社交性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大舞台,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锻炼才干,施展才华,提高素质。为满足学生成才和交往的需要,学院成立了121个各级、各类学生社团,80%以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水平,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团中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学院把社团当作学生的第二课堂,作为传承校园文化,凝聚校园精神,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重要载体,划拨专款,配置优秀指导教师,普及文体社团和服务社团,重点发展理论社团,扶持科技社团,培育精品社团。社团活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开展,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多年来,3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科技文化艺术比赛、英语作文比赛中荣获大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光彩。

建立健全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特困生资助中心为主体的学生成才保障机制。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升学就业压力,使相当比例的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面临经济困难,严重威胁到其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高度关注这部分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通过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和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排解心理困惑。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减、缓、助、贷、免等形式予以帮助,学校通过自筹资金、联系社会资助、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等形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院以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不少特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紧缺专业的研究生,他们怀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表示毕业后要回到母校工作,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立以奖学金为主导的学生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设优良的学风和校风,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主动学习和奋发成才上来。学校提高学生个人奖学金额度,扩大学生获奖比例。仅2005年,学校累计拨款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校内设立“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三年来,有60名同学获得10000元特等奖学金,125名同学获得额度分别为4000元、2000元的“优秀新生奖学金”。

追求卓越,建设同类院校一流大学,是德州学院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以人为本,为学生成才成长培育一片沃土,是学院人不懈的追求。在“十一五”期间,德州学院确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筹备研究生教育,为创建德州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让德州学院的明天更加辉煌。

图为德州学院校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