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谐盛世 普天同庆

2006-10-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7华诞的盛大节日。神州大地处处欢声笑语,锣鼓声声;各族儿女载歌载舞,欢庆这一伟大而神圣的时刻。值此国庆佳节,我们向为祖国繁荣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广大知识分

子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57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57年来,中华大地沧海桑田,陵迁谷移;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国富民之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短短数十载,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防力量日益强大;各民族兄弟团结友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派经久不息的生机和活力。逢此盛世,我们欢欣鼓舞,众志成城,由衷地为民族的复兴而自豪,为国家的强盛而祝福。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回顾共和国的辉煌历史,归根结底,我们的胜利和成就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成就。57年来,我们党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要赢得独立、解放、繁荣,中国人民要获得自由、民主、幸福,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有志者事竟成。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惠及亿万人民的崇高而光辉的事业,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新形势新情况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使广大人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怀、重视知识界,广大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在全国知识界特别是教育战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激励着广大知识分子更进一步充分发挥才智报效祖国。当今世界,科技教育水平是国家实力的体现,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努力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和科学事业,努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没有止境,教育发展也没有止境。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高水平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不断为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象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华民族的丰厚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努力形成一大批独具特色的自主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使中华先进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方兴未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正开始逐步成为现实。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知识分子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新的历史性贡献。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问题,这必将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民主团结的大会,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华夏儿女的共同奋斗下,我们的国家必将前程似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