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冰川营救见真情

2006-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瑟通讯员蔡沛 我有话说

4名户外探险爱好者在穿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夏塔冰川时,突遭暴风雪袭击,10月7日19时被困冰川。消息传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关部门后,在州党委书记的亲自率队指挥下,一场生死大营救展开了。新疆军区某陆航团派出直升机进行空中搜救,到10月10日19时55分,在被困73小时后,4名遇险人员成功脱险。

探险队员遭遇暴风雪

10月2日,4名户外探险爱好者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出发,开始了穿越夏特古道的活动。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又称做夏塔。蒙古语意为有台阶的山谷。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城西南70多公里处,曾是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上世纪中叶由于天山公路的修成,险峻的夏特古道逐渐被废弃。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夏特古道在历史、人文、旅游、生态、登山探险等方面的特殊价值,探险考察活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10月7日,夏特古道出现暴风雪天气,当日19时左右,4名探险者中的金涛,用卫星电话向伊宁市一家户外探险专卖店打电话求援。该店负责人立即组织了一支救援队,前往遇险点进行救援。但到10月9日3时左右,还是没有找到遇险者。根据零星的信息初步分析,遇险者在穿越古道时被困在哈达木孜达坂和冰川之间,探险人员食物已尽,所带卫星电话也已没电,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探险人员被困已有两天时间。

   消息于10月9日19时30分被反映到昭苏县委、县人民政府,当地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各部门组成了救援队于当日夜间前往夏特古道开展工作。当地牧民得知消息后也自发组成搜救队进山搜救。此时,夏特古道内已有60多厘米的积雪,兵分四路的救援队在进行了15个小时的搜救后,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这时,遇险者已经被困60多个小时。

直升飞机开始救援

面对这种情况,昭苏县委县人民政府果断地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发出了求救的信息。新疆军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制,一架直升飞机从伊宁市起飞,向遇险地进行搜救。夏特古道建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冰山达坂上,每年9月开始降雪,午后经常天气突变,风雪交加。这里冰川纵横,冰缝较多,山陡谷深,地形极为复杂。

新疆军区派出了以某陆航团团长成存国为机长、飞行大队长张洋为副驾驶的机组人员,克服恶劣天气等困难,穿云破雾,按时把飞机降落在位于海拔4200米的高山营救大本营。短短6分钟时间内,他们拉上当地牧民向导后,又开始了紧张的空中大营救。这里没有导航设备,没有气象保障,没有地形特征,放眼望去,飞机下是一片白茫茫的山谷。飞机在冰峰雪岭间飞行十分危险,但为了找到遇险人员,机长成存国不得不下达命令:“降低50米!”不见踪影,“再降低50米!”还是不见踪影。飞机一遍遍地在灰蒙蒙的天空里飞过,仍然看不到任何人影。

此时,天色已晚,能见度很差,正当大家感到失望,准备返航时,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突然映入了大家的视线。“快看,那不是他们吗?”一句兴奋的话,让大家感到一股血在向上冲。几乎在同时,成存国机长沉着果断地将直升飞机稳稳地降落在遇险地点,4名户外遇险人员终于找到了。

一位刚刚被救上飞机的遇险者情不自禁地喊道:“是人民军队救了我们,我们感谢人民,感谢解放军。”泪水不停地流着。

    自助探险旅游问题多

4名户外探险遇险者在人们的关切下,终于成功获救,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自助探险旅游问题太多。

今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新疆已有两批户外探险者遭遇到危险。31名游客在今年“五一”期间穿越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的车师古道时,遭遇暴风雪,在迷失了4天后,终于被政府派出的救援队救出。“十一”期间,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独自穿越乌鲁木齐市南山羊圈沟附近时,从9米多高的悬崖上坠入山沟,身体多处骨折,后在警方、消防官兵、户外救援队和当地牧民的多方搜救下,于次日获救。

有十几年登山经验、参加过若干次救援活动的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主席王铁男认为,近几年自助探险旅游活动日益增多,参加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准备不充分、盲目自信、缺乏自救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对此,有关部门应正确进行引导,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自助旅游参与者的安全意识,量力而行。最好是对这些爱好者进行培训遇险自救的方法。一旦遇险,应及时与当地政府进行联系,争取有效地进行营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