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红军精神在 彝海换新颜

2006-10-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余长安 侯珂珂 我有话说
流不完的金沙水,诉不尽的奴隶苦。新中国成立前,奴隶主恣意挥鞭的岁月给四川大凉山蒙上了冷漠和麻木。当时空交汇到1935年5月22日,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彝海结盟仪式举行时,中国共产党将温暖的双手捂热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心。如今,大凉山地区人民的生活翻天覆地,从奴隶社会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彝海结盟”为彝族人

民带来的好处,在他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彝海结盟”给长征增添了极其光彩的一笔

彝海,原名“鱼海子”,海拔2280米,是个高山淡水湖,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四周山峦环抱,林木蓊葱。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1935年5月3日,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当地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在冕宁建立了长征途中第一个少数民族红色政权,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为以后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极其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彝海,红军还建立了第一只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彝海结盟”,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

今日八百里凉山风景如画

昔日彝海人民助红军,今日八百里凉山风景如画。在“彝海结盟”故地――冕宁县彝海乡彝海村,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平房、一片片红花绿树跳入眼帘。

“看看现在的样子,你们根本想象不出过去的光景!”彝海乡党委书记罗姑乌切感慨地说,“过去,彝海人住的是‘笆笆房’,竹顶土墙,夏不遮雨,冬不挡寒;吃的是用‘圆根菜’熬煮的酸菜汤,当年真是一贫如洗。”

一位身披“英雄带”的彝族小伙子腼腆地指着彝海告诉记者:“我的爷爷当年就亲眼看到小叶丹与刘伯承在那里结下兄弟之情。”如今小伙子家里,屋里彩电、冰箱、电话等俱全,房前屋后花草掩映。

彝海湖面呈元宝形,湖水清澈如镜,林木茂密,水鸟成群,高原风光四季分明,是度假休闲的绝佳之地。当年在这里歃血结盟的前辈也许无暇顾及彝海的美丽。现在的彝海“红色旅游”异军突起,成了彝海村的第一经济支柱。去年,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有几万人,旅游业彻底改变了彝海人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

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近些年来,凉山彝族等少数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后有100多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时期,“高寒”是劣势;而走进市场经济的彝海人却发现,“高寒”恰恰使这里的农产品生长有了独特的“时间差”,可以发展特色农业,甚至可以生产反季节洋葱等高效益农产品。彝海地区建立起“西昌中国花卉之乡”、“会理中国石榴之乡”以及“青椒之乡”、“香米之乡”、“苹果之乡”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优质农业产业化基地。

一位进城经商的彝族商人掰着手指告诉记者,他家种了水果、蔬菜,还养了家畜,去年一年全家就收入六七千元,还添置了电脑。在他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