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健康体检”到“科学保护”

2006-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陆彩荣 我有话说
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蕴涵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守望长城,保护长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长城保护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长城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的“爱我长城,修我长城”活动,

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热情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长城保护工作。各地政府和文物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一系列成绩。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情况复杂,长城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威胁,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保护长城,责任重大,刻不容缓!

10月24日,国务院公布《长城保护条例》,并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长城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反响。

长城保护从何处着手?《长城保护条例》对长城分类进行了准确定义,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保护工作面广量大,技术要求高,历史文化内涵更要妥善保护。

传统的人工考古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当代科技发展表明,采用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深层基础信息开发处理,建立数字模型,不仅有利于全面、准确、系统、直观地认识保护对象,而且有利于科学、理性地制定保护措施。正是在这一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的专家走到一起,开始了长城保护的创新性工作。

双方专家一致认为,对长城开展全面调查、准确掌握长城现状,是制定、落实保护长城工作的基础。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长城保护总体工作方案》,提出从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建立长城文物记录档案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做好长城保护各项工作。

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介绍说,为做好数字长城建设工作,文物工作者在前期工作中已经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文献、历史文物考古发掘报告、论著等丰富的资料;编制了各种工作用表,对名称使用进行了统一规范等。譬如,长城墙体就按时代、材质、现状特征等进行详尽调查。这实际上是我国对长城进行的第一次全面、科学、系统的“健康体检”。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陈军介绍说,长城资源调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运用传统的田野考古学调查、测绘手段外,还将充分运用遥感、航空考古和信息技术手段等现代科技,以提高调查工作的科技含量和准确性。

此前,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工作,形成了《长城资源调查与测量工作方案》、《长城资源调查文物编码规则》、《长城测量技术方案》和《长城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等,为全面推进数字长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城数据调查只是长城保护工作的开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通过调查进行一整套长城现状和历史调查,对长城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摸清长城家底,建立起现代化的长城数据资料库,建立直观、全面、形象的数字长城,使长城保护进入动态、科学、健康保护的新时期,这将对长城保护产生极为重要的历史影响。

长城测量工作是我国测绘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次战略合作。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测绘局均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基础,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与监测、全面推进文物保护现代化等方面加强技术交流。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说,测绘系统将针对文物部门的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指导鼓励地方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与文物部门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互动合作机制。同时,以此次长城测绘为切入点,实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文物信息的有机结合,为国家文物局开展各类考古和文物研究、建立文物考古信息系统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测绘及全方位的测绘保障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测绘局合作开展长城地理信息资源调查,合作精确测量长城,对于在新形势下发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