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渡赤水(下)

2006-10-2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这是1980年在贵州省茅台镇建成的红军四渡赤水“茅台渡口”纪念碑。茅台渡口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中三渡赤水河的地方。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蒋介石吃了败仗,极为恼火,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中央红军为进一步调动敌人,遂转兵北进,于3月16、17日在茅台及其附近三渡赤水,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毛泽东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27日,红9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

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发现红军逼近贵阳时,惊出一身冷汗。急令滇军孙渡纵队3个旅火速东进“救驾”,同时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滇军主力调往贵阳后,出现了毛泽东所预料的“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的有利形势。在贵阳虚晃一枪的红军,乘虚直插云南。进入云南后,中央红军的主要任务是:抓紧“滇军主力全部东调,云南后方空虚”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抢渡天险金沙江,把一直紧紧尾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远远抛在后面。为了顺利渡过金沙江,毛泽东再施调虎离山之计,命令中央红军先锋团威逼昆明,迫使“云南王”龙云调兵固守昆明,削弱了金沙江的防务,同时率主力迅速北上到金沙江南岸,准备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中央红军主力两万余人,利用缴获的6只木船,在洪门渡、龙街渡、皎平渡三个渡口抢渡金沙江。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当大梦初醒的国民党追兵赶到金沙江边时,已在红军过江后的第7天,船只已经烧毁,除了捡到一些红军的破草鞋外,其余一无所获。这样,红军就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发扬红军运动战的优长,指挥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声东击西、出其不意、避实击虚,陷前堵后追的国民党军于徒劳往返、疲于奔命的境地。此役,把毛泽东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25年后,毛泽东对来访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说:四渡赤水是我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35年后,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对毛泽东

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赞叹不已。他用诙谐而逼真的语言写道:毛泽东运筹帷幄,计胜一筹,蒋介石活像“巴甫洛夫训练出来习惯于条件反射的狗一样,毛泽东要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