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东胶南文化产业让经济提速

2006-1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凌翔 通讯员 祁晓 我有话说

今春,一部农民自拍的DV电影《藏马山传奇之龙马情缘》在青岛汇泉影城放映,引来好评如潮。不久,这部电影又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影院免费公映,再次引起轰动。王新全,这个土生土长的胶南农民,现在已成了各类媒体报道的焦点。

如今在胶南市,不仅有农民导演,还有众多的农民画家、农民专家,这些农民跟王新全一样,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舞台上,书写着一个个新型农民的传奇。

农民导演进入影视圈

眼下,王新全正在紧张拍摄《藏马山传奇之血火杜鹃》,这次是专业模式、市场路子。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门头房里,一群年轻人正围着他们的农民导演,听他介绍剧情。

“这部戏有武侠小说的韵味,又带有神话传奇色彩,还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王新全认为,拍电影好处在于把景色作为故事的载体,巧妙地展现当地风光文化,宣传就不再生硬。

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硬往电影圈里钻,在有些人眼里,王新全有点“疯”。他的第一部DV电影是免费放给农民看的,一开始就承诺“版权所有、拷贝自由”,到现在已经送出去1000多张光盘了。只要能宣传胶南,他无怨无悔。

农民画家泼墨新农村

2003年,青岛绿泽画院落户胶南市大泥沟头村;2004年,龙马画院于大村镇成立;2005年,高峪画院在大珠山南麓破土动工;最近,达尼画院刚刚与大泥头村敲定入驻协议……

短短3年多时间,从无到有,由弱趋强,胶南市几大画院如雨后春笋,大量出自当地农民之手的画作走出国门,成了抢手货。今年2月,大泥沟头村被评为国家(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在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今天,该市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品位的朝阳产业放到重要战略位置。土地利用集约、附加值高的画院项目,更是得到“偏爱”。

“这里的民风很淳朴,社会风气也很正。闲空的时候,我们常和熟识的村民聚一聚,聊一聊,时间长了不见还怪想的,这感觉就好像是一家人。”绿泽画院女主管董文杰的一席话道出了胶南和谐的社会氛围。

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仪。只有把老百姓最关心的基本问题落实好才有和谐可言。今年,胶南市一改以往单一直补农业生产环节的做法,安排1500万元资金,设立了农民创业扶持基金,为创业农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了解,今后5年,市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资金将达10亿多元……

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惠民“动作”让群众的心气顺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人心思上、人心思安”的社会大环境呼之欲出,安定团结的创业小环境逐步形成,胶南的魅力指数和吸引力在和谐主旋律中倍增。

农民专家开辟致富路

为更好地发挥农民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头雁”作用,近年来,胶南市先后有357名有一技之长且德才兼备的农民被授予了农艺师、会计师和助理经济师等职称,极大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职称”不仅是对农民人才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更意味着无形的鞭策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农艺师、该市宝山镇上柴村党支部书记柴京利,利用多年积累的苹果树管理经验积极引导村民栽种苹果树,全村350户有240多户种了苹果树,去年户均收入达2万多元,其引进的“明月”苹果还被评为了省特优产品,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村”。

“乡亲们更信任了,搞生产的底气更足了,带领大伙致富的念头更坚定了”,这是“领头雁”们谈到职称评定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时说得最多的话。农民人才有了市里评定的职称和颁发的资格证书,从此有了“通行证”,走到哪里推广技术都畅通无阻。如今,胶南市30多名有闯劲的“领头雁”正积极酝酿走出村镇,向更多的群众推广农业技术和致富经验,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