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要”是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

2006-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炯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投身讴歌时代的文艺创造活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要做到德艺双馨
,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聆听讲话,我深受鼓舞,分外振奋!

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历来涉及文艺的命脉。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取决于它以何种艺术形式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的深度和广度。列宁在评论列夫・托尔斯泰时曾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强调的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密切结合,希望“一切有成就的文艺家,都注重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都注重反映和引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阔活动”。并且指出,“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的精神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这是对文艺与时代关系的更加深化的论述,也是对我国文艺在反映时代风貌方面需要克服不足的期望和所达到成就的鼓励。

人民创造历史,也创造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不仅源于人民的创造,还应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切进步的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我国文艺产生了许多从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主题、语言与形式的作品,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但不必讳言,也存在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审美要求的作品。因而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和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这不仅是对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非常深致的论述,也是针对脱离人民的文艺创作倾向的剀切启示。

文艺作为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没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创新,便很难唤起人们的强烈美感。古人有“文贵创新”以及“谢朝花之已披,启夕秀之未振”的说法,揭示的都是文艺的同一规律。这些年我国文艺在创新上出现许多比较成功的作品,但也有些作品缺乏创新的力度,或虽有创新却完全丢掉传统,一味“全盘西化”而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其原因都在没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讲话辩证地论述了文艺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指出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他要求文艺工作者“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在人类文艺发展史上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这就为我国文艺的“推陈出新”指明了坚实而广阔的道路。

文艺通过自身潜移默化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操,在铸造人们的灵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文艺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曾经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新时期以来由于受到西方非理性主义创作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忽视思想性的创作倾向,以至造成作品中“思想贫乏”和“道德滑坡”的状态。胡锦涛总书记重提“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号召作家艺术家“一定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并且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风成化习,果行有德,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努力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鼓舞我国作家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为加强思想性、提升精神影响做出不懈的努力。

总之,胡锦涛总书记对这四方面的有关论述,不仅是对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的继承与创新、文艺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等关系文艺发展最重要的内外规律的深刻概括,也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完成文艺新任务的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是从我国文艺实践经验与教训中升华的理论认识,是我们文艺工作重要的指导方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