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位年轻知识分子和沙漠红枣林

2006-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今年九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特意察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的红枣基地,基地建设者们深受鼓舞。

在新疆沙漠里种树不易,种活树还能结果实更不易。三位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打拼了多年的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用自己的知识和多年的积蓄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种出的红枣成为中国品质最好的红枣。

从5800亩科技示范园到13万亩产业园,靠着他们的努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调整了整个师的产业结构,树起了红枣立师的大旗。

“他们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力量,更让我们在认识上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样的知识青年,正是新时期建设新型团场、屯垦戍边的典型。”说这话的,是农十四师政委何玮。他所说的人就是张茂林和他的伙伴张群、杜保国等一群年轻人。

“这是片沃土,我们只是一棵小苗,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长成一棵大树。”――张茂林语

金秋十月,正是红枣收获的季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224团的红枣园里,红红的枣儿铺满大地,空气中飘荡着红枣的香味,人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有谁会想到,4年前,这里还是片沙漠。是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作为技术总监的卢荣林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2003年3月31日。那一天,当他坐着运枣树苗的车从陕西来到这里,是看着315国道的路标找到这片土地的。2571公里处,只有一间变电所的房子。

“当时我就想,这能种活树吗?”当时体重有100多斤现在只有80多斤、又黑又瘦的小卢,说到这里还挺不好意思的。

2001年9月,张茂林带着3位陕西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来到这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团场。沙漠里种树种庄稼,在外人看来是天方夜谭,但对团场建设者和专家们来说,却是一张最大最白的图纸,能绘出最好最美的图画。

此时的张茂林,已带着专家在新疆对七个师、两个地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研,最后一站来到了这个新疆最偏远、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最艰苦的团场。

“当时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开个越野车,拉着他们一直深入到沙漠四五十公里,车都走不动了。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未来的团场田地,国家投入8亿多元建设的一个新型团场,是全国最大最先进的节水灌溉农业示范区,全部采用地下管网灌溉系统。听得他们激动不已。”224团政委蒙忠战回忆道。

张茂林说:“虽说我们看到的全是沙漠,但这里最适宜种栽果树,尤其适宜种栽红枣,这是专家们查看了周围的农场后得出的结论。作为常年研究园艺的专家,在这里看到的情景很让他们吃惊,因为他们没想到这里种出的果品如此香甜。这坚定了我们来此建功立业的信心,立即拍板决定,来这里发展。”

1992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的张茂林,曾经担任过领导的秘书,后到企业担任负责人,转战在江苏、上海等地,几年间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经理。张群和杜保国也都是1990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担任了较高级别的职务,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之所以放弃自己稳定的工作,到大西北来发展,正是看到了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他们想让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一分辉煌和自豪。

三位不甘于寂寞的年轻人掏出自己多年在社会上打拼挣来的1000万元,抱定决心:种中国最好最甜的红枣。

“只有经历过了,我们才知道创业的艰难,我们无怨无悔。”――张群语

“在沙漠里种红枣树,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我们先是按专家的建议进行套膜种栽,几天后就发现了问题。这里阳光太强,树苗给烧伤了,没有起到保墒的作用。我们几个就天天泡在地里,一棵苗一棵苗地察看情况。晚上坐在煤油灯下商量解决的办法,第二天再到地里去实践。”张茂林说。

艰辛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当年枣树苗的成活率达到了70%,这让他们兴奋不已。但任何成功都有无尽的磨难在等待着。2003年初夏时的一场三天三夜的大风过后,地里的情景让他们想哭。刚刚成活的很多树苗被风吹死了,最差的一块地里,只有10%的树苗活着。

望着低下了头的同伴,张茂林坚定地说:“我们再种,我就不相信风能打倒我们。”两年中,他们栽了四次树,栽一棵树要经过八道程序。副师长李应良说:为栽活一棵树,我们把点子和办法都想完了,就为了让枣树早点成活,早点结果,早点让职工享受丰收的喜悦。

风灾战胜了,冻灾又悄悄找到了他们。2005年春天的一场冻灾,经受了风灾考验的枣树苗被冻死了11万株。“那一刻,我真不知该如何干下去了。张茂林鼓励我们,多想想自己的追求,想想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我们的理想是否实现了。我们想通了,我们的理想是与兵团的发展事业结合在一起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会成功。”张群说道。

那些日子,他们学会了自己记录气象资料。几天会刮一场风,一场大风会刮几天,如何采取防护措施等等。近一年的时间,他们记录了完整的资料。这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了最详实的科学依据。

作为技术总监,卢荣林除了管理好自己的枣园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全团场每位种红枣的职工提供技术服务。他帮职工种树、剪枝,还给大家传授科学种枣的知识。用二连职工刘富春的话说:小卢比我们还清楚谁家的果园情况。

卢荣林给自己立下了个目标:5年内一定要建中国最规范最好的枣园。当三年后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时,卢荣林说:“我最自豪的是,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团场的技术栽培模式。现在我们所有的枣树都是用一种模式在生产。这保证了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

靠着这种不懈地追求精神,他们在沙漠里创造了奇迹。

“遥远不代表没有科技,偏僻不等于没有创新。是张茂林他们为我们带来了知识,更主要的是他们带来了一种理念。”――蒙忠战语

在张茂林与他的伙伴背后,还有一群同样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的专家教授们,陈锦屏、吕平会等我国著名的园艺学家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多次来到这里,帮助张茂林他们实现人生价值。4年间,先后有20多人次的专家教授来到这里指导工作,仅可行性报告就写了5大本,对土壤进行了200多项的分析化验。仅一次拉土回陕西做化验,运费就达2000多元。

2005年秋天,当他们把红枣拿到第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时,引起了人们的一片惊呼:这是中国最好的红枣。理所当然地摘取了本届博览会的最高奖“后稷特别奖”。年底,注册为昆仑山牌的红枣成为中国市场放心消费产品。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农十四师党委果断地做出决定;将发展红枣作为全师的主要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中国最大的红枣产业化基地。张茂林,这位外来的大学生,被众人推举为农十四师枣业集团的总经理,担负起发展红枣产业化的重任。

谈起这一点,农十四师政委何玮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就是要用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建设新型团场,在使用张茂林上,我们也是超常规的。因为他们带来了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理念,我们正是看中他们的这一点。”

对此,二连职工刘富春最有发言权。“今年我家仅红枣收入就达5万多元,加上套种的打瓜等,三口之家有六七万元的收入。种红枣让我们发了财。”

224团政委蒙忠战一语道出了真情:“没有张茂林他们几个小伙子,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样快。我们这里遥远,但不代表没有科技;我们这里偏僻,但不等于没有创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