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宏教泽 系侨情

2006-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夏泉 卢健民 我有话说
11月16日,“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校名“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思就是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历经百年,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屹立于中国高校之林,以招收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子弟求学为使命,为海内外培养了近
20万优秀人才。如果说有海水处即有华侨华人,那么有华侨华人处即有暨南学子。

暨南学子文化远播五洲

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创办于1906年,由时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的端方奏明朝廷设立,是我国历史上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子弟学校,百年间,暨南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共浮沉,历经3次停办、3次复校和5次搬迁。

暨南在历史上的多次搬迁,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使得学校元气大伤。但1978年暨大在广州重建后,怀着一颗奋斗之心,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为人先的闯劲,实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暨南大学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蜚声海内外。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发展道路,按照“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吸引着海内外学子纷至沓来,办学一百年来,学校向海内外110个国家和地区输送了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海外及港澳台学生超过12000人,他们来自全球五大洲76个国家和地区,人数高居全国高校第一,暨大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侨最高学府”。

含英咀华声教讫于四海

暨南虽命运多舛,但建校伊始,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海内外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老校长郑洪年强调,要把暨南办成华侨最高学府,要将“世界高深的知识与祖国优美的文化”传授给国内外的学生,他把延聘名师硕学作为办学的关键,许多知名学者先后应聘来校任教,如夏?尊、周谷城、周建人、曹聚仁、潘序伦、潘光旦、叶公超、梁实秋、洪深、黄宾虹、孙大雨、夏衍、张君劢、沈从文、罗隆基、杨汝梅、陈钟凡等等。

1935年,曾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北大、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何炳松先生出任暨大校长。此时国势濒危,何炳松提出暨大的办学宗旨,是“要造成复兴民族之斗士,不要造成争权夺利的政客。况且暨南比其它大学另有特殊之使命,将来本校毕业同学,必须能向海外发展,能在外界立足”。何炳松出掌校务一共11年,暨大在他任期内攀上了新的高峰。1937至1941年的暨大名流学者云集,其师资力量之雄厚,讲学风气之浓厚,在百年暨南史上,无出其右。当时的暨大教授郑振铎回忆说,何炳松“做了十多年的暨大校长,暨大的学术空气是纯洁的。我们几位朋友和他共事了七八年,有的在10年以上,对于学术研究的自由,从来没有受到任何干涉。”

从建阳复迁上海的暨大,仍然保持着国内名校的地位,当时的暨大汇集了一批名教授,尤其是文史学科,不少教授皆一时之选。如刘大杰、吴文祺、施蛰存、钱钟书、李健吾、谭其骧等。

名校长、名师,造就了上世纪上半叶暨南人才辈出,桃李遍天下。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一任校长李光前,泰国副总理、众议院主席许敦茂,国际奥委会委员、台湾的徐亨,革命烈士江上青、陈镇和、符克,院士邓锡铭、谭其骧、侯芙生,国务院原副总理吴学谦等都在暨南留下深深足迹。

百年侨校鲲鹏再度展翅

一所大学在风雨变幻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屹立不倒十分不易,要使这所学校肩负使命不断进步,更是难上加难。百年校庆,既是暨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机遇。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引用哈佛名言“人无法选择自然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表示,暨南在迈向下一个百年的漫漫征程中,要守望暨南精神家园,践行“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让暨大成为海内外学子的“心灵的故乡”。

暨南大学校长胡军说,百年校庆,既是暨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机遇。百年学府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更是一个质量的概念。所以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他强调得最多的就是质量和创新,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要以提高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的创新能力建设。要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汇聚创新人才,加大引进大师级人才的力度,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大力倡导“大师+团队”的人才集聚模式,为早日把暨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