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合理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2006-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柯文进 我有话说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又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代,大学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社会,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以创新为目标,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在现代大学制度下建构新型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
标准,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以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调整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与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树立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美国大学率先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宣言》指出:“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模式。”

树立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必须确定以人才培养为本的观念。以人才培养为本,是指要以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学校的办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次是要确定本科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大学要从以专业为本转向以大学生为本,着重考虑大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主要途径之一是要着力搞好创新课程的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授课能力,分析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学习的选择权,培养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拓宽专业领域,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分类、学科分化。它自诞生之日起就突破了古典通才教育的藩篱,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专才教育之路。这种情形使得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高度专门化的专业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对于通识教育却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应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不应是专业教育的独擅,通识教育也不应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二者同是个体及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形成一个“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模式。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综合课程,其使命是要培养学生对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人文情怀、人生品位等,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我国大学专业设置过窄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问题,建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拓宽大学的专业领域,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加强曾经被忽视的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改变长期以来偏重专业教育的做法,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按照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和融合。

――建立弹性化的教学制度。

弹性学习是基于“弹性、自治、学习者中心”的基本理念,以现代信息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弹性的、为个人设计的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弹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改革传统刚性的、非选择性的大学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具有可选择性的、弹性化的人才培养制度,是本文所倡导的新型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的根本要求。建立弹性化的教学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课程制度。弹性学习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体现在课程设计的弹性上。在设计课程时,应当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课程的弹性与可选择性,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中理论型与知识型课程多,问题型与活动型课程少;大班授课多,微型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可选择性不强等的弊端。二是要建立以模块化为基础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建构模式。根据知识社会中大学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按照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通识模块与专业模块、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块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等不同维度,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2)采用参与式、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把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改变为研究式的素质教育,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积极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3)实现不同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学生的自主选择。在不同的大学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图书资料、教学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的共享和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

――构建弹性的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弹性化的大学内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从内容上看,是要建立以学分制管理为主和学年制管理为辅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从形式上看,大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要体现出弹性化色彩,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弹性化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体现以下特点:一是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全面性,不仅评价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因素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方面的状况。二是教育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应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即管理者、培训者、学习者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四是评价要具有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为了鉴别和选拔,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五是要重视学生对评价活动的参与。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使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