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保庆:对贫困学生满腔的爱

2006-1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4月的一天,一位75岁的老人风尘仆仆地从青岛赶到北京教育部。她要面见张保庆,因为她觉得,“张保庆是一位能为老百姓做事的人”。

对张保庆由衷的信任,让这位生活得并不富裕的老人顺利达成了此行的愿望――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0元及价值40万元的房产,她说她要“帮助那些有志气、孝敬老人的穷学生上学

”。

11月21日的下午,在张保庆热情的招呼声中,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这位昔日的教育部副部长,如今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投注全部身心继续为穷学生,为老百姓奔忙着。

从3月30日成立至今的8个月间,作为国内第一家国家层面的教育基金会,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已募到捐赠款2.64亿元,已资助贫困生1.3万多人,资助总金额已超过2000万元。“基金会成立以来进展虽不特别理想,但也还可以,大家对基金会的了解总需要个过程。”忙乎了大半年,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亲自谈下来,张保庆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似乎不太满意,他的“胃口”很大,“基金会钱少是干不成事的。”张保庆给记者算了笔账:2.6亿元本金,绝不允许一年花光,基金会主要靠利息运行,“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比较低,2.6亿元一年的利息只有400万元。”而资助一名学生,小学生每学年600元,初中生每学年800元,高中阶段每学年1200元,大学阶段每学年则要6000元。“我们虽然资助了1.3万多名困难学生,但现在向基金会提出申请的有20万人。”张保庆说:“我们募集到的资金,与需要帮助的学生相比,实在太少了。”

募捐难,筹资环境不尽如人意。面对诸多困难,张保庆还是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年底前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使募集款超过5个亿。我为基金会确定了长短期目标,第一步最少要筹到10个亿。”

张保庆恳切地对记者说,“我们不敢说做最大的基金会,但一定要千方百计做最好的基金会之一。”把钱用在刀刃上,怀着对每一位贫困学子满腔的爱,基金会努力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直接面向贫困生,他们的申请如果通过审查,资助款在一周之内就能到账。”于是,爱心使者丛飞去世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立即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继续资助158名丛飞曾经资助过的孩子;今年夏天四川、重庆、福建、湖南发生特大洪涝和旱灾后,十天之内,基金会汇出500余万元,使5193名贫困家庭孩子顺利重返课堂。

“基金会不是养老机构,更不是用来发财的。”为了把钱全部用在贫困孩子身上,张保庆坚持基金会机构高度精简,“多用兼职的,少用专职的,专职人员的工资也不能定得太高。人用得太多,捐来的钱还不够养人的呢。”张保庆坦诚地说。他希望把基金会的开支压到最低,辛辛苦苦募来的钱,必须管好、用好。

在基本完成制度建设后,张保庆愈加看重基金会的信誉。他强调基金会绝不能乱搞投资经营,一定要确保资金的安全。同时,他坚持基金的透明原则,包括完善的章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基金会在组织募捐时,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向社会公布受资助人员名单,每年还要向捐资人通报钱是怎么花的,捐助学生的名单也会一一报上。

“下一步,我们准备瞄准国内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一家一家地谈,争取他们的支持。对于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筹款,基金会也在逐步展开。”为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发展壮大,张保庆写小说的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在他心里,永远放不下的,是那些贫困但勤奋的孩子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