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

2006-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东 林锋 我有话说

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就是作出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又是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根本创新,真正弄清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真谛和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先后流行过三种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

19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即主要通过19世纪后期恩格斯的一些通俗性、论战性著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这是当时初学者不可或缺的通俗入门之路,却不是今天研究者的深入堂奥之道。当时这种情况难以避免,是因为在整个19世纪,马克思逝世前后,他本人的哲学著作几乎只发表过一个短篇,即1888年作为恩格斯《费尔巴哈论》附录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0世纪前期,主要流行“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主要是以20世纪20―50年代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在这种模式中,辩证唯物主义往往被简化为自然主义存在论,以物质运动论为核心理念;历史唯物主义则被简单化地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以阶级斗争论为核心理念。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却很难适应今天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

20世纪后期,“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又流行一时。所谓“以西解马”,就是主要按照西方哲学模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过去主要着眼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哲学传统,近年来则主要着眼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这种解读模式有助于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与现代意义,却不能真正澄清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实质。

应当说,这些解读模式都有其产生的一定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然而今天看来,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根本局限,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多半是借助于另外的理论范式与思想棱镜来间接折射马克思哲学的智慧之光,因而大多还只是在外围兜圈子。要真正解读马克思哲学实质,必须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根本创新,采用“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直指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真正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原创性及其在人类哲学史上引起的划时代变革的精神实质。

那么,什么是“以马解马”新解读模式呢?或者说,这种新解读模式有什么具体规定呢?

首先,在“以马解马”这个提法中,前后两个“马”,不是简单的同义语反复,前边的“以马”是途径,后边的“解马”是目的。这个提法的后一半(“解马”)的含义,比较简单明确,就是“解读马克思哲学”;这里需要着重对这个提法的前一半(“以马”)的具体含义作出科学规定,也就是具体揭示,通过和马克思相关的什么途径,来达到科学解读马克思哲学的目的。

以下我们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由初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列出“以马解马”新解读模式的十条要求,或者叫做十个步骤:

第一,依据本人文本。解读马克思哲学,首先必须依据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文本,而不能主要依据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体系或西方哲学家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诠释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甚至也不能主要依据恩格斯的通俗性、论战性著作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第二,还原独特语境。我们对马克思的每一个重要论述、重要思想、重要原理,都应当放到其固有的语言环境、话语系统、范畴体系中,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原汁原味的理解,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断章取义,歪曲理解。

第三,结合人生道路。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还必须紧密结合马克思本人的整个生活道路、人生理想、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独抽出其一个命题、一个论断、一个方面,用“盲人摸象”、“郢书燕说”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第四,考察历史背景。必须尽可能地把马克思身临其境地放到其所处的多重历史背景中去,其中至少包括“世界历史的时代背景”、“发达西欧的文化背景”、“民族国家的国情背景”、“区域文化的地方背景”、“家庭环境的个人背景”等五个层次的历史背景。通过背景还原,按照历史本来面目,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而不能脱离这些历史背景来谈论马克思哲学。

第五,追溯理论来源。必须通过深入发掘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来解读马克思思想的哲学内涵、哲学底蕴。这里需要继承发展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思想,并高度重视马克思哲学的三大理论来源――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还要注意到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的综合创新,而不能把马克思哲学同世界哲学发展大道相割裂,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六,把握来龙去脉。马克思哲学各个时期、各个文本,好比是单条水流、单个水滴;而马克思整个哲学思想,则好比整条长河;只有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制高点,抓住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条长河,我们才能胸有成竹地判断每条水流走向,每个水滴分量,每个时期、每个文本在马克思思想长河中的恰当地位。

第七,确认理论起点。只有首先抓住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加以系统阐发的新唯物主义实践观,才能通过这个初始概念、基本范畴、理论细胞,正确把握马克思哲学整个思想链条与有机整体,乃至各个范畴和范畴体系。

第八,结合整个体系。必须结合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总体框架,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独特形态,而不能主观随意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第九,观照内在逻辑。应当依据马克思哲学发展的独特道路、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而不能按照“六经注我”的主观需要来任意解释马克思哲学。实际上,马克思哲学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两种逻辑:一种是主要反映马克思学术理想的“应有的隐性逻辑”,另一种是主要反映马克思实际完成的理论成果的“现有的显性逻辑”。只有综合考察这两种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哲学。

第十,忠于精神实质。只有根据马克思哲学创新的精神实质和他对自己哲学的科学命名,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决不是仅仅解释世界的经院哲学、传统哲学,而是以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为己任的新型哲学、现代哲学,而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之所在。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质,不仅要面对马克思文本,而且要面对历史实践、历史时代的“原本”,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做到像马克思那样,面对当代世界、当代实践的“新本”。此外,我们还需高度重视马克思本人对其新哲学的科学命名――“新唯物主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实质以及这种新型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真实关系。

如上所述十点,“以马解马”新解读模式有逐级上升的十个台阶、十个步骤:①本人文本;②独特语境;③人生道路;④历史背景;⑤理论来源;⑥发展脉络;⑦理论起点;⑧完整体系;⑨内在逻辑;⑩精神实质。“以马解马”的新解读模式,就存在于上述十条要求或十个步骤的总和之中。只有按照上述十条要求或十个步骤,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我们才能在上述要求的总和之中,完整体现“以马解马”的新解读模式,真正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并且面对新时代,发展马克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