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东:科技创新体系催生经济硕果

2006-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赵秋丽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赵秋丽)山东潍柴集团10月20日生产出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D12型柴油发动机,这标志着中国动力行业的技术水平基本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并开始进入自主研发的“中国创造”时代;山东地恩地集团靠科技创新,由年产值不到100万元的企业,成长为年营业额10亿多元的大型集团,目前他们生产的生物
肥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已经大规模进入美国大连锁渠道。

今年以来,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亮点”频闪。前三季度,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73亿元,增长30.2%,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且质量明显提高。上半年专利申请14167件,获授权专利6421件,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是山东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有“保”有“压”,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结下的硕果。

山东正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山东的决策者认识到,由“大”变“强”,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今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强调努力构建全省科技自主创新体系。首先,山东调整完善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新增加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同时,建立健全了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体系,全面推进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科技资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宽,与韩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更加密切。

哪些产业“保”与“压”?如何实现“好”与“快”?山东以科技创新做标尺,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剩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坚决压、坚决砍;对那些节约型、环保型、短缺型等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潜力大的产业,坚决保、猛支持,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壮大、个数增多,而且产值及资产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迅速提高。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74家,其中由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65%上升到2005年的72.3%。全省现拥有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增4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

科技要创新,改革是动力。山东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处于中心环节,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成果转化的主体。目前,在206家省级制造业高新技术示范企业中,新产品开发周期从示范前的平均113.19天缩短到示范后的46.55天;企业平均年净利润由示范前2949.76万元增加到示范后5369.98万元。同时,山东解放思想、勇于改革,打破行政区划和旧科技管理框框的束缚,构建崭新的涵盖八个市的“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现已初具规模。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内的8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705.79亿元,占到全省总量的79.81%。

瞄准国家战略目标,提升创新水平,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是山东的特点。目前,一大批重点项目跻身国家计划。其中,东岳集团全氟离子膜项目已被科技部列为“十一五”支撑计划首批启动的重大项目,获得经费支持9000万元。在国家公布的首批103家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中,浪潮、烟台万华聚氨酯、登海种业、海尔、海信等5家企业名列其中。今年3月,东营市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至此,山东省拥有4家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居全国首位。山东还通过重点培育“三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六大传统产业”,大力培植七大产业链,使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得到加强。

“4年内打造1330个创新团队。”这是山东提出的奋斗目标。近日,山东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关于建设创新团队的专门文件。提出建设30个纳入国家支持计划、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团队;30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的创新团队;1000个立足各自岗位,有明确研究方向,各具特色的创新团队,将推动山东科技自主创新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