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誉度从何而来

2006-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刘雷 王继军 我有话说
在天津理工大学校长马建标教授的案头,摆放着一份对用人单位的抽样跟踪调查统计资料。在这份资料中,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满意度为:较高―87.67%;一般―12.33%;较差―0。

在综合测评中,用人单位对天津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更是赞誉有加。天铁冶金集团认为:“近年来,先后有数百名天津

理工大学毕业生落户到企业,他们始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关键技术和重要管理岗位上扎实奋斗,推动了企业的振兴”。天津开发区泰克电子有限公司认为:“这些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

“留得住、用得上、成骨干、有贡献”――这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评价。

如此高的美誉度从何而来?

马建标认为,天津理工大学正是以服务天津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通过内涵建设,巩固和扩大多学科汇集交融的办学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更新观念、转变机制、突出特色、科学管理,才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实现了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学科建设

为更好地满足天津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天津理工大学近年来精心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确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成定位。学科调整后的天津理工大学共设置本科专业48个,其中理工科专业32个,占专业总数的66.67%。

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科学研究促进本科教学”的原则,使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协调发展。目前,他们依托重点学科,形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造价等一批在天津市及相关行业内颇具影响和优势的特色专业。同时通过发挥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的辐射效应,有力地带动了传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001年以来,天津朝着“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目标大步迈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举世瞩目。适应这种形势需要,天津理工大学适时增设了23个专业,一是满足天津市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开办了电子信息、冶金、汽车、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专业;二是适应天津市发挥港口城市的功能,重视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管理人才的培养;三是着眼于天津市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在软件工程、工程造价、保险、动画、广告学、摄影、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上下功夫;四是针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需求,重点培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安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为了避免低水平扩张,他们充分重视新办专业的内涵建设:一方面抓好培养方案的制定,注重工理结合、文理渗透,突出优势,办出特色,保证新办专业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另一方面抓好教学质量监控等规范化建设,保证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近日,在学校开展的“新办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学生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

以精品战略夯实教学基础

从2001年起,天津理工大学就着手优秀课程建设,2003年又将优秀课程建设提升为精品课程建设,实施了“精品战略”:5年内遴选30门左右本科必修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学校精品示范课程,在此基础上建成15门左右市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实施“精品战略”过程中,他们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通过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使得课程体系明显优化。在最近的两次教学成果评选中,该校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0项。目前,《工程计价学》课程已通过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工程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10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此外,学校还评选出了26门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国家、市、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与优势专业、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相配套,一批由教师主编出版的教材,特色明显、实用性强,其中7部教材被列入天津市高校“十五”规划教材,6部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校还将重点建设课程、各级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料上网开放,促进师生互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