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哈亚运会的体育精神

2006-1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我有话说
前几日,有位前来采访多哈亚运会的欧洲记者,在一家世界上颇有影响的报纸上发表文章称,多哈亚运会由于缺少了本国志愿者和观众的热情参与,从而使得本届亚运会缺失了体育精神,也让本次体育赛事变得完全没有了它本来的乐趣。

对于这位欧洲记者在文中对事实的描述部分,本报记者亦有同感,比如,本届亚运会上

所谓的“志愿者”,就违背了体育赛事中有关“志愿者”的宗旨,因为在多哈的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服务人员,并不是国际上通常说的严格意义的“志愿者”,多哈组委会对每个来参与服务的人员都给予一定的报酬,而且数目非常可观,有的人甚至可达到每天300美元,而国际上通行的志愿者标准,是指那些志愿为赛事组织和接待服务,无酬薪或只拿少量的交通和伙食补助的人员,他们参与到体育赛事的本意并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是以自身的无偿劳动换取与各国运动员和来宾欢聚一堂、共享体育带来的乐趣机会;还有,在多哈亚运会的绝大多数场馆,观众甚至少得可怜,有时放眼望去,除了场外的一些记者和为本国队员加油的运动员外,几乎见不到观众,这也很难让人们将“盛会”与多哈的赛场联系起来。记者也承认,缺少了观众的体育赛事,很难称得上是完美的赛事。

然而,记者以为,如果因为有了这些现象就把本届亚运会称为“缺少体育精神的运动会”,就有些太偏颇了。卡塔尔全国总共才70余万人,其中本国公民仅20万,区区20万人中至少有一半出于各种原因根本就不可能来充当志愿者,另一半中还有很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这样算来,还能有多少人来当志愿者或观众呢?而且,卡塔尔请来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或是进行赛事组织,或是从事接待服务,实际上也是他们与世界接轨、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一个大好机会。更何况,卡塔尔早就说了,他们承办亚运会,就是为了让世界和亚洲重新认识卡塔尔,让世人知道在阿拉伯半岛上有一个叫卡塔尔的国家,记住卡塔尔的首都是多哈,让世人知道,卡塔尔不仅有石油和天然气,还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著名体育评论员梁悦就认为,大国和小国、穷国和富国在举办体育赛事上的出发点和初衷是截然不同的,卡塔尔举办亚运会,就好比一个富翁家办一个大“Party”,他为大家准备了美酒佳肴,各方来宾尽管自娱自乐,然后通过这个“Party”让大家记住这个富翁就行了,来宾们也没有必要非要让富翁的太太出来亲自为大家斟酒让菜,也没有必要让富翁家眷们来充当“Party”的观众,因为这位富翁只有一位太太,家眷也很少,让他们来照顾大家,根本就忙不过来。

的确,因为国情不同,各国在承办体育赛事时的心态和目标都是不同的,16年前北京举办亚运会时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一个正在开放的中国,洛杉矶和亚特兰大举办奥运会的

目的是想盈利,雅典则是为了让奥林匹克回到她的故乡,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则是为了让世界人民通过北京这个平台来共同沐浴奥林匹克的阳光;而承办下届亚运会的广州的目的,套句国内常用的术语也许就是“亚运搭台,经济唱戏”。

卡塔尔的确富有,但它还是一个小国,我们应该为这样一个小国能成功举办亚运会而高兴,而不应该因为缺少了志愿者和观众就说他们举办的亚运会“缺少了体育精神”,毕竟,体育精神并不仅仅是通过志愿者和观众就能体现出来的。(本报多哈12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