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捧回欧洲电影奖 德国电影现活力

2006-1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 我有话说

在好莱坞电影充斥下的德国电影市场,德国本土电影也不断有好片推出。特别是近年来,反思历史的影片受到业内和观众的青睐,成为德国电影的新潮流,也给不景气的电影业注入了活力。继反纳粹片《索菲・朔尔》、反映原民主德国社会生活的《再见,列宁》等几部影片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之后,12月2日,另一部反映两德统

一前民主德国现实的影片《别人的生活》又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第19届欧洲电影奖颁奖仪式上获得欧洲电影奖的最高奖项:最佳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编剧奖。借着这股人气,德国电影界力推《别人的生活》参加明年2月举行的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沉闷许久的德国电影再度吸引了全球影迷的眼球。

最佳男演员乌里希・米厄(左一)、最佳编剧多纳斯马克(左二)及制片人(右二)在一起合影。

该片女演员马蒂娜・格黛克走上红地毯,她虽未获奖,但得到最佳女主角提名。

执导这部电影的是德国年仅33岁的年轻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上世纪90年代末他从慕尼黑电影学院毕业后,开始执导一些短片、宣传广告片,也因此获得业内人士的肯定并得到一些奖项。但在今天电影奖满天飞的时代,没有人会因此而注意他。他说,搞电影这一行太难了,论资排辈很严重,要按部就班地出人头地且得熬着。但他又说,搞电影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行,要做自己喜欢的题材,“如果要等别人委托你去拍电影,那么我10年前就有机会,但是我不愿意这么做。”《别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是他自编自导的影片,也是他故事片的处女作。

多纳斯马克的成功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他自己介绍说,1997年11月,当时还是慕尼黑电影学院学生的他和所有未来导演一样,整天苦思冥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电影界找到一个好的题材。一天晚上,他躺在宿舍的地板上听贝多芬,眼前突然浮现出了一些画面:一个脑袋上扣着大耳机的人――典型的间谍形象,被他监听的那个人正在弹奏钢琴,乐声扣人心弦。是音乐给了他灵感。很快多纳斯马克的脑海里形成了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电影故事:一个用音乐联接起来的东德国家安全局“施塔西”官员与艺术家的故事。多年过后,人们终于在银幕看到了这部剧情紧张、不乏幽默诙谐的电影故事。

问到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位2.05米高的年轻导演谦虚地说他不是擅长即兴创作的那类“灵气”导演。他说:“虽然拍摄仅用了38天,但编剧整整花了3年半的时间,其中至少有1年的时间用于查找资料,还有1年的准备时间。后期制作大约1年的时间。”由于他自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可想而知他要花多少时间去说服像乌里希・米厄、马蒂娜・格黛克和塞巴斯蒂安・科赫那样的知名演员。他们最终被他的剧本和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不仅参与了这个无名小卒的处女作,甚至放弃了大部分薪水,最终让这部精良制作仅花费170万欧元。

影片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东柏林。“施塔西”的一名秘密警察基尔德・维斯勒奉命暗中监视颇有名望的剧作家乔治・德莱曼和他的女友,著名演员克丽斯塔-玛丽亚・希兰德。剧中文化部长布鲁诺・汉姆普夫因为与希兰德关系暧昧,想利用“施塔西”之手除掉剧作家德莱曼。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维斯勒受德莱曼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偏离了自己的使命,转而暗中保护起德莱曼。但他也因此受到怀疑,被降为拆信员。德国统一多年之后的一天,剧作家德莱曼看到了当年“施塔西”关于他的档案记录,他知道自己当年曾受到了一名代号为HGWXX/7的“施塔西”工作人员的暗中保护,他决定寻找这位当年“监视”他的恩人。终于有一天他从远处看到了推着邮递车的维斯勒,但没有去惊扰他。后来,维斯勒看到一个海报,从前被他监视的德莱曼新著了一本名为《好人奏鸣曲》的长篇小说。扉页上写道:“献给HGWXX/7,谨致以衷心的感谢。”维斯勒明白了一切,并购买这本新书。当售货员问他是否要作为礼品包装起来时,他一语双关地说:“不用,这本书是给我的。”

《别人的生活》一问世,就迎来诸多荣誉:2005年德国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编剧、最佳新人和最佳制片奖;2006年德国电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成就、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奖等。本次在华沙举行的“欧洲电影奖”颁奖仪式上,该片更是力挫夺标呼声较高的西班牙影片《回归》和英国大导演肯・罗奇的《风吹稻浪》,捧回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等3个重要大奖项。

如今好莱坞有奥斯卡,欧洲也有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奖项,但被誉为欧洲奥斯卡奖的则是“欧洲电影奖”,它尤其被业内人士看好。该奖项是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目的是要提倡欧洲的电影艺术精神,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它由总部设在柏林的欧洲电影学会主办。1996年德国著名电影导演文德斯接替瑞典导演贝格曼担任了这个拥有1000多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欧洲电影学会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欧洲电影奖虽然不如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名噪一时,但其评选具有专业深度和艺术权威,在这方面,它与好莱坞电影节模式的评奖活动形成对比。

德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部长诺伊曼在得知《别人的生活》获得欧洲电影奖后十分兴奋,他立即发表谈话说,这表明德国的电影进入欧洲高水平行列。这也为明年德开始实行的促进德国电影事业的新规定创造良好前景。

德国电影近来的良好表现为沉闷的德国电影界吹了一股新风。由于受外国电影业冲击,德国电影业长时间以来未得翻身,多年来惨淡经营,依靠资助生存。但近两年,由于推出历史题材影片,德国电影业似乎找到了突破口,本土电影逐渐看到了曙光。《别人的生活》自公映以来,观众人数有望突破百万。这是自去年德国电影观众人数下降18%以来德国电影业听到的一个好消息。在“下载时代”、“DVD时代”,“高清电视时代”,德国电影人仍不放弃,努力将观众吸引回影院。专家建议德国1800多家剧院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改造影院环境。业界人士希望抓住当前机会扶植德国本土电影。一年一度的柏林电影节更是“举贤不避亲”,在今年2月份的第56届柏林电影节上,19部争奖影片中,德国本土片就占了4部,而其中3部获得银熊奖,创柏林电影节历史上德国入围片最多、获奖也最多的纪录。所有这些努力只有一个目标,要抓住机会让德国本土电影起死回生。德国一观众说得好,德国电影观众不能总看“别人的生活”,总听好莱坞的故事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