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发现白暨豚 不能断言已经消亡

2006-12-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夏斐、雷柯 我有话说

本报武汉12月16日电12月13日中午,两艘白暨豚科考船在汉江的中科院水生所码头靠岸,历时39天的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中外联合考察正式宣告结束。科考队遗憾地宣布,从宜昌至上海江段来回3336公里的考察中,没有发现白暨豚踪迹。这次考察动用了世界先进的科考设备,大规模搜寻无果说明白暨豚现状异常严峻

。专家断言,白暨豚正迅速走向消亡。

15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白暨豚馆采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丁博士,王丁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白暨豚专家,也是本次科考活动的首要负责人。

“淇淇”曾经生活过的白暨豚馆,现在生活着5头可爱的江豚,它们正快活地在水池里游弋。当我们走近时,小江豚迅速游过来,尾鳍打着水花四溅。这时,王丁眼中充满着怜爱,轻轻地呼唤这些小精灵。

白暨豚会灭绝吗?王丁博士最不愿意听别人说白暨豚已经灭绝了。谈话中,王丁不断地强调,本次科考活动虽然没有发现白暨豚,但并不等于白暨豚已经灭绝,因为再系统的考察也有遗漏的可能,特别是夜间歇航期间,白暨豚很可能游过科考船。这次科考结束后将继续在重点江段进行小规模搜寻,一旦发现白暨豚,将立即实施捕捞。捕捞后迁往半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最有效挽救白暨豚的方法。

王丁介绍,从行程上看,考察活动覆盖了白暨豚的所有历史分布江段,声学考察和目视观测的结果,都没有发现白暨豚,江豚数量也呈明显的锐减趋势。这个结果表明,白暨豚这一最珍惜的淡水类物种已经濒危。像白暨豚和江豚这样处于长江水域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最敏感,因此它们是衡量环境变化的最好指标性动物。如果长江不能支撑白暨豚的生存,也意味着不远的将来不能适合人类的生存。

长江中到底还有没有白暨豚?据分析,本次科考可能存在遗漏的地方。譬如,考察船只覆盖长江干流,没有进入支流和夹江;每日观测时间只有一天的三分之一,不排除天黑后有白暨豚悄悄从船边游过;同时,由于白暨豚在长江中分布的密度太低,即使最严格的考察设计也难以确保在考察的江段内发现所有的白暨豚。

江豚是本次科考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根据此次考察结果初步分析,估计长江江豚约有13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与此相对的是,考察时记录到19829艘交通船和1059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约有12艘船只。人类活动、通道堵塞、过度捕捞、污染和噪音都是促使白暨豚、江豚濒危的元凶。

据悉,白暨豚从1980年的400头左右下降到上世纪末不足50头。6年过去了,不足50头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国际动物学界公认,如果一个种群数量下降到50以下,其自然繁衍的希望几乎为零。科学家们都清楚地知道,必须立即设法从长江中捕捞白暨豚,把它们转移到人工环境中保护起来。这种方法叫“迁地保护”,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佳手段。专家们设想了两种方案,一是把白暨豚迁移到白暨豚馆内的人工饲养池里,二是在长江附近开辟半自然状态的白暨豚保护区,两种方法都需要立即着手捕捞白暨豚。可惜的是,由于缺乏经费,捕捞措施进展十分缓慢,如果科学家们再次错过宝贵时机,对白暨豚来说,将永远丧失生存机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