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程门立雪”的另一面

2007-0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深 我有话说

有的为官、为师者平易近人,有的为官、为师者高不可攀,这就难怪有的人朋友多,有的人朋友少。

为官者别总想着“身居高位”而视百姓为草芥,为师者别总想着“师道尊严”而视他人为平庸。自己无端地

抬高了视线,就极难平等待人,办事、待客、交往,往往让对方有受屈辱或低人一等的感觉。

有一位做了地委副书记的老兄,分管文教卫生,其“医大”的同窗前去拜访他,只因为这位学友一直在乡下当“赤脚医生”,身份卑微,便迟迟不予会见。学友是到地区反映农村缺医少药、一些农民因病陷入困境情况的,无奈,只得耐着性子等。第三天终于会见了,但副书记也只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接过报告,谈了七八分钟话,就端茶送客了。

地位高,名声大,架子也大。这让我想起了北宋时的程颢、程颐来,他二人虽然被称为宋明理学界的“二程”,为当时学术界的“擎天双柱”,可是这两个人的治学与为人风格却大相径庭。

人们在程颢家中做客,谈笑不觉易时。一个叫朱光庭的人到汝州拜会程颢,逾月方归,并对友人说:“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后人谓之“如坐春风”。程颐则不然,弟子杨时和游酢求见,程颐假睡不予理睬,杨游二人侍立门外不去,待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已落了一尺深的大雪,故谓之“程门立雪”。难怪程颐一生中人气不旺,几乎没有朋友。苏东坡算是一位旷达豪放、待人宽厚的文人了,他称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惹得苏辙劝他要学会择友,他却回答说:“以我看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就连这样一个极能容人的苏东坡,也公开宣称不喜欢程颐这个人。对程颐这类傲慢无礼的人,人们不仅敬而远之,且唯恐避之不及。

有些官员、名家、大人物的“口碑”不甚好,或没有朋友,或遭人背后议论,或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帮。其实他们的为人并不一定有多不好,就是地位高了,名声大了,忘乎所以了。俗话说“人苦不自知”,他们缺的是“自知之明”,把自己摆在不适当的位置上了。

越是大人物,越应当注意自己的“口碑”。群众的“口头评价”比任何领导印象、组织鉴定、媒体褒贬更值得重视,不是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吗?其他评价都或多或少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真实性有一定的折扣。“口碑”则不同,老百姓不大在意“人际关系”或“有无影响”一类,就认准了“真实性”,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对就说对,不对就说不对。有些“口碑”还与绰号紧紧相连,如“炮筒子”、“弯弯绕”,“包青天”、“糊涂虫”等,有些绰号虽有不雅不敬之嫌,却准确地反映了群众的爱憎亲疏。

“口碑”可比“石碑”厉害,也比“石碑”真实。抬人能把人抬到云霄上,臭人能把人臭到茅坑里。好“口碑”可以流芳百世,坏“口碑”也可以遗臭万年,岳飞和秦桧就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组织部门考核干部,不可不考核“口碑”。

“口碑”是老百姓赐给的,又不完全是,说到底它是人们自己塑造的。就像一个人的影子,身正影不斜,身斜影不正。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副书记,如果他的同窗背后议论他几句,甚至给他起个不雅的绰号,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