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城市的“肺”充分发挥作用

2007-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孟兆祯 我有话说

海河上一座座新桥的建设,使天津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日益繁荣,实现了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北方网供图)

我们对城市概念的理解应该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因此我们的社会生产必须和城市的自然环境协调,共同发展。

植物可以为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称为城市的“肺”。要让北方较干旱地区城市的环境更舒适、更有利于健康长寿,就要让城市的“肺”充分发挥作用。

一般绿地要占城市用地1/3。我们整个绿地应该以乔木为骨架,以乔灌木为主体。我们目前株距行距都太密,一般我们街道上的株距只有3.5米至4米,树木不能充分生长。五十年以前复兴门外种的毛白杨10米一棵,长的非常好,为什么?它有充分的生长空间。我们种的银杏能长很大,但是种那么密,它就没办法生长,建议给树木生长留出空间。我建议过密的树都要通过移植让它有一个科学的株行距,促进正常的生长。

交钱就可以不建绿地的做法应该改变。现在一个单位不按规定建绿地,可以通过罚款解决。这是不合理的,钱不能代替绿地,不能代替环境。

还要注意的是,只有我们先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才能再为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要因地制宜,提倡种植湿生、沼生、水生和岩生的植物与花卉。植物景观是从环境当中产生的,我们要多样化的植物就要为它创造多样化的小气候环境。这个小气候环境是由微地形起伏造成的。

花卉是重点的点缀。五一、十一都是盆花,几百万盆,不栽在地下,结果发挥作用的时间太短。建议改盆栽为地栽为主,建议改以一年生花卉为主为以宿根花卉为主。宿根花卉就是种下去自己就生长,这样的话,基本一到两年,我们的宿根花卉就得到了用处。

现在有的同志思想上有误区:一说城市景观就是高楼大厦。其实,城市景观,不仅是建筑景观,更是一个综合的景观。我们靠绿地把各种建筑分隔开,也唯有绿地才能够自然地分隔建筑。建议在我们道路的断面上增加一部分,叫做建筑前庭。目前我们就是车行道,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红线。建议在红线前面加一个建筑前庭。它分散布置,但是能组成丰富的街景。我们现在种一盆花,就是一种花,但在一些发达国家,一盆花就是一个景,为什么呢?他本身在盆里已经有搭配了,像这种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也是建筑前庭,并不需要很复杂。我们可以压缩车行道中间的隔离绿带面积,把这个面积放在两边组建一些景观。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应发展攀缘植物和岩生植物。

攀缘植物,没有土壤或人造地面都能种攀缘植物,特别适合于改善立交桥的生态环境。为了适应现代的交通产生了立交桥,它反射的热对城市的热岛效应特别强烈,所以立交桥的桥下、桥墙都需要绿化。深圳的立交桥全部绿化了,这种立交桥对城市危害比较小。立交桥的桥面、桥下的地面都应该绿化,而不能做停车场或商店。

岩生植物原来是一类高原植物,耐寒冷。我们现在经常种在以岩石为主的生长环境中,所以叫岩生植物。英国岩生植物园的岩生植物,品种很丰富。外国人的假山不会是光的,而我们的假山往往是光的。我们要吸取国外经验,推广岩生植物,改造我们的假山,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服务。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