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虞 六亿公益基金汇成和谐乡风

2007-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赵伟平 王佳 本报记者 潘剑凯 我有话说

手捧武汉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浙江省上虞市沥海镇南汇村的沈氏双胞胎兄弟却愁云满面。父亲生病在家,全家靠母亲种田为生,巨额学费从何而来?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时,市、镇奖教奖学助学基金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兄弟俩分别获得了1万元的资助,其中第一学年的4000元,已于8月底到位。

在上

虞,像沈氏兄弟这样受到资助的已不是个例。仅去年8月,上虞社会各界就出资170万元,资助650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据市教体局统计,目前上虞已建立起各类奖教奖学助学基金25个,基金总额达7000多万元。在这些基金和政府的财政、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上虞已顺利实现不让一个中小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不仅仅是教育,上虞的公益基金已覆盖到灾难救助、扶贫帮困、妇女发展、医疗救助等各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8月底,上虞已先后成立57个公益基金,基金本金总额已高达6.44亿元,受益10余万人次。

孝德文化,企业家的爱心基因

上虞素有崇孝尚德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上虞人十分注重孝文化的挖掘、继承和推广,倡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的“大孝”,弘扬新时代的新孝道。在这样的母土文化浸染中,上虞的先富群体从发家致富的那天起,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王苗通,浙江华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企业还刚起步,连贷款总资产只有30万元。乡里的小学改造急需资金,王苗通毅然捐出15万元给了学校。如今,他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汽车塑胶配件制造业界响当当的人物,国内95%以上的汽车制造厂家都在使用“华通”的配套产品。随着事业的发展,他捐助家乡的手笔也越来越大:乡里的第一条水泥马路、多功能的老年活动中心、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剧院、中心小学……几年来,王苗通已累计为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捐资1600多万元,去年年底他还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华通帮困扶贫送温暖基金”。

在上虞采访企业家,听的最多的词汇是“责任”,谈的最多的话题是企业财富的社会化使用。2006年4月,“胡润2006中国百名慈善家排行榜”公布,上虞龙盛集团董事长阮水龙、闰土集团董事长阮加根和卧龙集团总裁陈建成因在扶贫、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方面分别捐赠1200、990、780万元而入围。阮加根对上榜看得很淡:“企业是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是慈善捐赠的主力军。”从2002年至今,“闰土”已累计捐赠5585.5万元。

在这种企业家精神的支撑下,近年上虞的公益基金建设如燎原之火,越烧越旺。在该市举行的首次“百企连百姓”慈善救助基金冠名捐赠仪式上,上虞的企业和个人共设立冠名慈善救助基金本金总额达4.38亿元,另收到直接捐赠608.06万元。

政府引导,让捐赠经常化、规范化

回顾这些年上虞公益基金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以个人的名义捐助到后来以企业的名义设立基金,从单一助教助学延伸到其他公益性事业建设,从工商企业个别出资设立基金到众多企业携手联动,当地的政府一直扮演着领路人和推动者的角色。

2005年“百企连百姓”捐赠仪式上,上虞市首次推出了冠名慈善基金这一载体。“我们以往的捐赠活动,没有突出捐助者,受助者也不知道谁在帮助他,不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而冠名捐赠不仅弥补了这一不足,还能使慈善捐助活动经常化、长效化。”上虞慈善总会的负责人说。根据冠名捐赠办法,冠名捐赠单位与上虞市慈善总会签订了协议书。协议规定,基金本金归捐助者所有,基金在5年内每年产生5%的增值金,用于社会慈善救助。慈善总会则设置账户,专款专用,救助金使用情况需接受年度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捐助者和全社会公布,接受检查和监督。

“中国伞城”崧厦镇去年八大基金成立前,镇党委、政府对镇内企业资助情况作了全面的摸底调查,随后积极建议企业把零散的捐助集结起来,以企业名称冠名成立社会公益基金,并引导企业延伸和扩大资助的范围,使各个基金之间互不重叠,拓宽了基金使用的范围和受惠面。镇里还承担起了代理人的角色,每一个基金都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章程,严格按照“基金理事会全面负责、理事会秘书处具体经办、镇财政办公室代理财务核算”的方式进行。

“这么做取得了企业、社会和政府多赢的效果。”镇党委负责人说。“企业通过建立基金,找到了一个回报社会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弱势群体通过基金得到了帮助,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金效应,闪光的不仅仅是金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虞市各类基金的捐助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帮贫扶困,而开始向鼓励人的精神追求拓展;它的救助方式,已不仅仅是单向的输血,而开展尝试造血式帮助;它带来的社会效应,也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金钱意义。

沥海镇沥东村的“夕阳红基金”由“五洋建设集团”捐资1000万元成立,每月给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50元生活费,不少老人笑称这“比生了个儿子还好”。69岁的老人朱建培说:“50元钱虽然不多,但意义非常重大。这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体现了老有所养的社会导向,对所有做子女的人都是一种教育和鞭策。”

“上虞市妇女发展基金”是由市妇联发起、女企业家协会出资建立的一个基金。这个基金除了帮助贫困儿童就学和救助生活陷入贫困的妇女儿童家庭外,还专设了扶持贫困妇女发展经济的项目。成立一年多来,基金已对下管镇水蜜桃基地、驿亭镇杨梅基地、陈溪乡茶叶基地等14个生产基地,2个妇女手工来料加工基地和3个革命老区进行了扶持。许多基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把闲散在家的妇女统一起来,搞绣花、纺织等来料加工项目。在基金会的引导帮助下,全市各来料加工点就业的妇女已达1万余名,高的每月可增收千余元。

记者还碰到了一位特殊的受助对象――夏?尊小学的教师严振威。这位基层教师特别爱好户外运动,经常与同道者一起去登山探险。今年他们打算利用暑假期间攀登四川境内的四姑娘雪山,但资金遇到了问题。“舜达群众体育发展基金”给予了2万元的资助,登山成功后又给予了5000元的奖励。严振威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企业家,眼界、气度就是不一样,对我们这种许多人都认为是吃饱了撑着的新兴运动,居然也肯施援手,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现代人多元化追求的理解和肯定,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之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