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与快乐”专栏致读者

2007-01-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经济学这门学科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的幸福、快乐密切相关,边沁、斯密、马歇尔、萨缪尔森等著名经济学家均对快乐、幸福理论有过诸多阐述,一些经济学家还把快乐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原本具有终极价值意义的快乐概念,蜕化为以狭义的效用主义与利己主义为中心的偏好论与效用论,但依然

有许多学者对幸福、快乐的主旨及实现过程不懈探索,并推出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刊前不久先后发表的《快乐经济学的发展及公共政策内涵》(王冰,2006.10.9)、《快乐经济学的理论难点、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陈惠雄,2006.11.20),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尽管有人对快乐的主观性是否具有客观基础、快乐能否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快乐能否科学测度等问题表示怀疑,甚至有人明确认为“幸福”、“快乐”都是无法量化的“非科学性”的概念,无法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多数人还是赞同:经济学是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而快乐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国民快乐和幸福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与终极价值;快乐经济学追寻人类行为真谛并直面生活现象,它所揭示的终极价值理念对于拓宽经济学价值视野,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和发现人类快乐影响因子的权重序列,测度与追踪人民快乐、幸福程度的变化,出台促进提高人民幸福程度的政策,弥补现有GDP核算的不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刊今日以“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与快乐”为题,就此展开专题讨论,欢迎来稿。需要说明的是,本专题虽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与快乐”,但考虑到人类快乐、幸福包含了亲情、环境、健康、宗教、友谊、社会公正等大量非经济因素,因此也可以参考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就幸福与快乐问题作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另外,为系统起见,特将此前发表的前两组相关文章“追认”为系列探讨之一、之二。

来稿请寄:100062,北京崇文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电子信箱:JJLL@gmw.cnjingjililun@sina.com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