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去年异常气象加重能源负荷

2007-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了2006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介绍了2006年我国的气候状况、异常气象事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应记者的要求,分析了去年我国异常气象事件频发的原因。

去年气候属异常年份

《公报》指出,2

006年是我国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9℃,较常年偏高1.1℃。全年气候属于异常年份,全国气象灾害频发。在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是近10年来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6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且时间集中,强度大、灾情重,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我国;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横扫我国南方7个省(区)。2006年全国干旱范围较前两年明显偏大,且局地干旱非常严重,重庆、四川夏季持续少雨,出现百年一遇高温天气和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2006年我国没有发生大范围严重洪涝灾害,但部分地区暴雨洪涝或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暴雨洪涝导致福建省建瓯市4861名考生高考延期。

三大因素造成气候异常

气候专家分析,影响2006年气候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热带大气―海洋状况异常,从2005年9月开始的一次赤道中东太平洋弱冷水过程,直至2006年5月才结束。2006年8月,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形成。这种热带海洋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度的变化。我国处于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和气温都会因此产生异常变化。

其次是东亚季风的影响,200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接近常年,结束时间偏晚,强度偏弱。专家们介绍,一般认为,夏季风强,我国雨带偏北;夏季风弱,则我国雨带偏南。

第三是积雪的影响,2006年春、夏季,北半球总积雪面积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小,其中欧亚大陆、中国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积雪面积均较常年同期偏小。专家解释说,青藏高原的积雪减少,则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加强,对川渝出现高温天气有直接影响。

气温偏高使降温耗能增加

《气候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9℃,较常年偏高1.1℃,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夏、秋季全国平均气温均达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气温偏高对我国的能源消耗发生了影响。2005/2006年冬季,我国北方15省(区、市)冬季采暖耗能评估结果显示,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青海因冬季偏暖,采暖耗能相应较常年同期减少2%-5%,其中青海冬季偏暖明显采暖耗能减少了21%。

高温天气使不少地区的降温用电大幅度增加,用电负荷不断攀升。重庆、四川东部及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天气维持用电需求增大,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全国多数城市降温耗能呈增加态势,其中哈尔滨、长春、太原、北京、重庆、上海、杭州、南京降温耗能增幅在60%以上。专家提醒说,今年我国天气仍有可能偏暖,有关部门应提前考虑气温偏高带来的降温耗能增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